扎根、接力,多彩贵州里的复旦人

发布时间:2024-02-29

十年来,从与世隔绝到“万桥飞架”畅通内外、撕掉绝对贫困标签,贵州创下“黄金十年”的发展奇迹。十年来,一批又一批复旦人来到贵州,他们有的是扎根贵州的选调生、校友,有的是用爱接力的复旦研究生支教团(下文简称:研支团)队员。他们在贵州挥洒汗水、施展才干,为贵州的发展贡献复旦人力量。

2月28日-29日,复旦代表团走访调研贵州期间,召开在黔选调生座谈会、校友见面会,调研乌江复旦学校,看望支教队员。

扎根,他们是复旦贵州选调生

  • 恢复土气,他成为农村“万金油”

八年前的夏天,2015届法学院硕士毕业生符波放弃上海工作机会,回到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这个生他养他的大山深处的小县城。

虽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但经历十多年的外省市学校生活,重新回到家乡,投身基层工作,符波急需“恢复土气”。刚被分配到万峰林街道办事处的党政办时,符波有些心高气傲。几个月后,全办开展禁烧秸秆工作,符波和一位站所老同志被分在一组开展巡查。发现一位农户在田间烧秸秆,符波立马跑过去把人叫住,苦口婆心地劝阻,又是《环保法》、又是《大气污染防治法》,卯足了劲儿地宣传,农户却正眼都不瞧他,撂下一句:“你小伙哪来的,我这块田烧了一辈子没见污染。”

同事过来,三言两语就把问题解决了。这让符波意识到:基层工作不是比拼学历多高,看过的专业书籍有多少,发表专业文章多少,而是要能实实在在解决问题。从那以后,符波沉下心来,学政策学文件,入组入户了解情况,文件书本找不到的,就虚心向同事问和学,成了农村“万金油”,成了“土里土气”的乡镇人。

在万峰林街道办事处工作期间,符波包保的双生村四轮碑组村民渴望发展,他立即实地走访、研究相关政策。“村子紧邻万峰林景区的一条观光道,观光车往来络绎不绝。我们背靠这个‘AAAA级国家风景名胜区’,如果能够吸引游客下车消费,村民们的收益就能改善。”符波通过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成立村寨五人组“领头羊”,启动双生村“四棱碑老鸹山”乡村振兴项目,多方对接协调,争取上级资金近500万元,完成两个村组的村寨开通道、拆偏房、线网管网改造、房屋亮化等工作。“村貌焕新了,游客增多了,商家入住了,房屋租出去了,特产卖出了,70多户老百姓得到实惠。”

符波说,“用一件件力所能及的小事,为群众带去幸福感,我真正找到了在基层工作的价值。”

  • 架起一座桥,与村民心连心

同样在八年前的夏天,2015届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硕士毕业生黄亦梁成为一名贵州选调生。

在贵州省惠水县好花红镇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期间,黄亦梁入户开展村情民情调研,了解群众需求。村里有两个组几十年来依靠渡口和渡船出行,渡口在2021年发生人员溺亡事故,按要求要拆除渡口。老年人得知这个消息后比较抵制,甚至有些老年人彻夜守在渡口,拆除工作僵持。他调研发现,村民多以留守老人和儿童为主,基本不会驾车。很多土地在河对岸,孩子的学校、幼儿园也在对岸,没有了渡口和渡船无法渡河,需要步行约5公里,生产生活诸多不便。

“渡口一拆了之,安全隐患是消除了,但群众的出行需求如何满足?”通过多方了解,得知省级交通执法部门有“渡改桥”项目,黄亦梁与同事上门拜访相关部门,并将详细的情况进行了汇报。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最终争取到100多万元资金,修建了一座150米,宽3米的桥梁,解决了多年来渡船的安全风险和渡口拆除后群众出行的难题。2023年6月,按照驻村轮换安排,黄亦梁轮换回单位工作,离开了村子。在多方努力下,2023年年底桥梁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很多群众打电话来告诉我桥要通了,又安全又方便,什么时候我能回去看看,还发来了照片。”

贵州山区因条件限制,部分群众以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水质难以保证,群众期盼能用上自来水。了解这个情况后,黄亦梁争取县有关部门支持,铺设自来水管道,实现家家户户自来水入户。“虽然两年的驻村结束了,一些村民群众还是经常给我打电话。”

  • 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梦想

“我是贵州人,毕业后回到家乡做选调生非常开心,而且我认为这是一份能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梦想的很好的职业选择。”从参与疫情防控到人居环境整治,从为群众安一盏灯、修一条沟到打造乡村振兴示范试点,四年来,2019届经济学院本科生姚典君体会到,“个人的微光虽然渺小,但正是有千千万万的微光,才汇聚成事业蓬勃发展的力量。”

在贵州省黔南州龙里县五新村驻村时,姚典君包保的村民组有97户群众247人,大家普遍反映居住环境脏乱差。这让她犯了难,“如果只是组织村民打扫一下卫生,往往治标不治本。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则需要资金的支持”。这时姚典君收到一笔选调生为民办实事的工作经费1万元,于是召集村民开会讨论改造环境卫生,“大家的支持程度超出了我的预期,还提出来要集资,把寨子改造得更美一些,几十户常住人口的寨子当场就凑了6000多元”。“庭院绿化美化大改造行动”在寨子里火热开展。

修污水沟、粉刷墙面、编竹栅栏、栽花种草……经过一个多月,原本污水横流、臭味熏天的寨子变得焕然一新,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望得见青山、听得到鸟鸣、闻得到花香”的村寨。

目前像黄亦梁、符波、姚典君一样扎根贵州的复旦选调生已经有75人。姚典君认为母校教会了她知识,更教会了她志存高远的精神追求,“当我们做到这些,我相信,即使我们在地理上距离复旦相隔千里,但心中的复旦会近在咫尺”。

接力,18年,63人,相遇另一片复旦星空

息烽县乌江复旦学校

烽火平息之处、乌江涌动之畔,大山深处坐落着贵州省贵阳市息烽县乌江复旦学校。

这里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1935年4月,红军三、五军团渡过乌江天险后,在九庄与敌人展开激烈战斗,百余红军将士长眠在学校对面的祖师山。

2005年,复旦百年校庆之际,在贵州省息烽县九庄镇援建乌江复旦学校。2006年起,复旦研支团开始支教乌江复旦学校。18年间,63人先后跨越千山万水来到这里。

  • 做照进贵州大山里的火烛

“我来自贵州,回到贵州支教,播撒一点微光,于我而言,是再自然不过的一件事。”从复旦学生成为复旦老师,去年8月,第25届研支团队员罗诗韵来到离家约200公里的支教地乌江复旦学校——一个在气候、地貌等各方面都与家乡相似的地方。走下中巴车,熟悉感扑面而来。

“去西部那片广袤的土地上生活,去看看那里是什么样子。”第25届研支团队员朱天怡说。“蛮想线下支教一次”,是第25届研支团队员钱天则的想法。

校党委书记裘新看望在乌江复旦学校支教的队员钱天则、朱天怡、罗诗韵 

就这样,3位研支团支教队员,用一年的时间,在西部的“另外一个复旦”,陪伴一批孩子们成长。

他们跟随的,是过去18年间扎根于此的60余位研支团队员的步伐。

成立于1998年的研支团,在乌江复旦学校创建的第二年,输出第一批支教队员。2006年,学校第8届研支团队员杨朕宇和陈哲,踏上开往贵阳的火车。近二十年过去,当初申请支教的场景历历在目。

那年8月,杨朕宇在校园游逛,看到学校招募第一届贵州研究生支教队赴贵阳市息烽县乌江复旦学校支教一年的通知,当时的他,对目的地和未来一年的工作生活一无所知。经过一天考虑,杨朕宇成了全校第一个报名者。面试、体检、被录取……短短十几天,人生轨迹因支教改变。他第一次发现,在繁华的上海之外,中国还有另一片天空需要关注。

为什么选择支教?“做照进贵州大山里的微微火烛。”是杨朕宇的回答,是不少支教队员的心声。

息烽县乌江复旦学校操场

乌江复旦学校现任初中部校长蔺中原,从2006年开始扎根,见证研支团的十八载支教路。“第8届研支团队员杨朕宇,用1年时间,走遍我们整个九庄的每个角落;第10届研支团队员王铸成,听不懂贵州话,吃不了辣椒,离开时,贵州话说得非常地道,吃东西无辣不欢;第21届研支团队员程舒,为体验农家生活,在学校过了年;第20届研支团队员祝姝婷,每到周末都要围着操场400米跑道跑80圈……”谈起研支团的队员们,他如数家珍。

18年,研支团跨越山海的征途从未间断。

  • 对每一个学生负责,一个都不能少

乌江复旦学校坐落在九庄镇中央。从贵阳出发,坐大巴车或高铁到息烽县城,再坐村村通巴士,经过几十分钟的山间颠簸,可以来到学校。

支教队员在九庄街旁遇到的小男孩

第一周的支教课程结束后,罗诗韵和队员在九庄街上散步,路上聊的是开学第一课怎么安排、第一次上新课的感受、与学生相处的方法。“罗老师好!”街边一家超市前的问候打断了他们的交谈,这位来自乌江复旦学校的学生起立、转身、对着支教队员们敬礼。罗诗韵给他拍了张照片,他大方地对着镜头挥手。这件小事,给了她莫大的信心,“我确定一切都是对的,继续努力向前就行”。

教学是研支团的首要任务。队员们常扮演“救火队员”,哪个科目少老师,就成为哪科老师。过去18年,研支团队员担任过英语、历史、地理、物理等科目的老师。

钱天则给学生上社团课

刚刚本科毕业的钱天则成了历史老师。在她前面的两届支教队员,第23届研支团队员毛奕力、第24届研支团队员陈文静在支教期间都曾创下当时历史在全县的最好排名。于她而言,这既是压力、挑战,也是一份激励。“一般我们会去教七八年级学生,得知要教九年级毕业班的历史,瞬间我的压力陡增。”

得知钱天则要教历史,陈文静主动联系了她。“学姐分门别类地跟我分享了历史教学的方法、与学生们的相处小秘招,给了我‘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底气和信心。”

家访,是支教队员支教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第一次家访时,罗诗韵跟着七年级的一个班主任,家访各个村寨里的学生。家访中,一个孩子是单亲家庭,父亲在外务工,爷爷两年前患了脑梗,家里条件艰苦,孩子放学后要帮助爷爷干农活。从学生家中出来,罗诗韵哭了。

“我们能做的实在太少。”除了言语上的支持外,罗诗韵买了水果送到学生家中。观察到孩子家里的灯不太够用,她去买了可充电式台灯,白天拿到办公室充电,告诉学生周末想来学校写作业,可以随时找她。

“他的字写得很漂亮,做题也很有思路,可能就是缺乏有个人去监督约束他,成绩才上不去。”罗诗韵这样形容那位学生,期待他在学业上进步。

朱天怡指导广播站成员播音

什么时候感到比较吃力?队员们对生活环境只字不提,念及的都是学生。师资与教育资源的缺乏、家校联动中家庭的部分缺位、良好成长环境的缺失,让队员们多少有点力不从心。“每一届研支团能做的事或许不多,但我们依然相信接力的力量,会为乡村教育的发展带来一些小小的改变”,朱天怡说。

“对每一个学生负责,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这是乌江复旦学校的教育精神,也是研支团队员的坚守和担当。

来自四川宜宾的陈文静,本想回四川支教点,但一眼被贵州支教点的学校名字吸引,“这个名字让我觉得是去另一个复旦工作,仿佛没有离开过复旦。”

陈文静去学生家中家访

备课教学、批改作业、找学生谈心、家访……是陈文静在学校的日常。在对待学生不交作业这件事上,陈文静“有一套”。她建立一个“不交作业”的钉钉群,盛邀不交作业的学生,交了作业就能退群。掌握学生想要“大摇大摆退群,显得好像很牛气”的心态,效果明显。

“你到底要干嘛?”

“怎么了?影响你玩手机了吗?”

“对!”

这是陈文静与不交作业的学生的一段对话。陈文静理解背后的原因,但没有放弃,锲而不舍地打电话“催讨”作业。一番拉锯之后,学生挂断她好几次电话。20分钟后,他在钉钉上发消息,“老师,我会在开学之前把所有作业都补好的”。后来,这位学生交齐了所有作业。

陈文静带领学生在操场上阅读

支教期间,陈文静突破性地将七年级的历史成绩提升到全县第一名,这是以往从未发生过的。那年,乌江复旦学校校长给她申请到息烽县“优秀教师”奖。

  • “第七教学楼”,走出大学生

作为外界了解西部的重要途径之一,复旦研支团牵线搭桥,为学校联系各类资助及帮扶,让更多人加入到帮扶西部中来。18年来,研支团的每一步都走得温暖。

学期初,罗诗韵在跟进资助情况时了解到,有两位学生从乌江复旦学校考入贵州大学。这两位学生父母经济来源不稳定,家中兄弟姐妹多,求学与成长之路很是艰难。“从初一开始到高三结束,6届研支团队员接力陪伴他们,从授课到联系资助、跟进资助,陪伴着她们从九庄镇走到更加广阔的世界”,罗诗韵说。这,就是研支团的接力力量。

宋敏(左一)和研支团队员的合影

“2020年即将升初三的那个暑假,第20届研支团老师施畅告诉我们可以去复旦大学参加为期十天的研学旅行,我们兴奋到睡不着觉。刚去的第一天晚上,大雨淋漓,因为疏忽,我的行李箱落在出租车上。第21届研支团老师朱德志和程舒想方设法为我找到,还帮我把行李箱扛到六楼。”回忆和研支团老师们的相处,去年考入贵州大学的宋敏滔滔不绝。

“他们像哥哥姐姐一样和我们谈心,聊学习、聊生活。压力大的时候,我就去找他们聊天,他们耐心为我纾解。毕业那天,程舒老师还特地来与我一起合影。”

“在高中时,每年都会有新的研支团老师与我接触。他们的优秀激励着我努力向他们看齐。他们的陪伴支撑我度过3年的紧张学习。”宋敏说,研支团这个群体,是她6年生活中璀璨的星光。

走出大山的孩子还有很多。18年来,一届届研支团队员接力,乌江复旦学校和其它支教学校被誉为复旦“第七教学楼”。从这里,走出好几位复旦大学生。

2013年,陈洪平通过自主招生政策考入复旦大学五年制临床医学,成为当地恢复高考36年来第一个考上清华、北大和复旦三校之一的学生。2018年,通过国家专项计划,杨柳考入复旦大学软件学院。

“在乌江复旦学校,我遇见我的人生启蒙老师——第14届研支团老师毛佩瑶。”回想起在乌江复旦与支教队员的往事,杨柳还会鼻子发酸。“如果没有她,很多同学的英语是‘一张白纸’。通过她的课堂,我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毛佩瑶送给她的复旦校名衫,他一直珍藏。

在复旦求学期间,同是从乌江复旦学校毕业的陈洪平和杨柳惺惺相惜,常常一起交流在校的学习与生活。通过陈洪平推荐的学校勤工俭学,杨柳为家里减轻了一些负担。乌江复旦学校与研支团,也是他们常提的话题。研支团队员身上的特质、沟通交流,给他们带来莫大影响,会贯穿他们的一生。

再一次从复旦出发,陈洪平如今就职于一家上海企业,杨柳则在北京互联网企业工作。

2019年,何川考入复旦大学护理学院,如今已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工作;同一年,李海青考入复旦大数据学院,现也已踏入就业岗位。从大山深处走出的学子,在祖国各地闪闪发光。

2018年去乌江复旦学校的第19届研支团队员闫雨恒,在多年后回想这段不长的支教经历,当年留下的照片、孩子们写给自己的卡片、塞在箱子底下的备课本,都是自己最好的纪念。

2020年,第22届研支团队员郝禹第一次站在没有铺瓷砖的水泥地房间里,给木头桌子铺好桌布,安装好简易衣柜,在乌江复旦学校过上出门就能见到黄牛在耕地的乡村生活。离开后,他慢慢发现那里的人们给自己带来的成长与收获,早已超出自己的付出。

程舒、祝姝婷、毛佩瑶、毛奕力等,都曾借着机会,回来看看。

研支团的支教活动,得到复旦贵州校友会的支持。2021年校友会成立不久,校友们来到乌江复旦学校,看望在黔支教大学生,带去地球仪等教具,将社会人士捐赠的爱心基金送到38位需要帮助的孩子手上。2023年,在学校设立“博思奖学金”和“博思书屋”,今年又启动“博思讲坛”。2月29日,校友会会长王峻峰及校友代表驱车来到乌江复旦学校,举办该校第一届贵州复旦校友会奖学金发放仪式。

“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距离上海1800公里之外,乌江复旦和复旦研支团的故事在续写。校友们的爱心在接力。

更多复旦人与贵州的新故事,正启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