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3日,2009年复旦大学暑假社会实践表彰大会在光华楼东辅楼102报告厅隆重举行。
今年我校暑期社会实践以“青云志,青年心,青春行”为主题,共立项281个,比去年增长了12%;其中,本科生项目236个,研究生项目45个,参与总人数达2651人次,比去年增长了14.2%;足迹遍布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资助总额达214300元,比上年增长了7.8%。这是我校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以来立项数量最多、参与人员最广、资助额度最高的一年。
表彰大会上,校党委副书记陈立民老师为新的“复旦大学社会实践基地”挂牌,希望同学们的爱心永能远留在他们挚爱的实践地,也希望激励越来越多的同学将这份爱心传承下去。
今年我校共有16个项目获得市级社会实践优秀项目,8人获得市级先进个人,还有三名教师获得市级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此外还有22个项目、35名同学获得校级荣誉。
“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复旦大学赴汶川地震灾区支教团”获得了上海市最佳项目奖。同学们不仅为灾区孩子开设了语、数、英等传统学科,也增设了科普教育、武术等拓展活动,还就地震灾区的特殊情况,给孩子们进行了心理辅导。虽然同学们大都在简易的板房内给孩子们授课,条件很艰苦,但是看着两千多名孩子们眼中对知识的渴望,即使是熬夜备课,同学们也是不叫一声苦、一声累。在支教之余,同学们还为灾区的学校建立了学校网站和图书馆等,就学生的学习生活、震区的重建和劳动力再就业等问题进行了调研,用通过复旦校内募捐、企业赞助等形式筹集到的6万余元资助了102位灾区学生。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是聚沙成塔,当无数的人为了共同的目标而一起努力时,那份力量足以改变一切。
“心有多大,路就有多宽”,“溱湖湿地生态保护和产业开发”项目组的同学们采访了当地8个政府主管部门,前往工业区和农业区调研,发放了百余份调查问卷,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从空间、环境和经济三个方面撰写了15万字的调查报告。“农民画的当下走向”项目组更是在四年的时间内,足迹遍布中国的9个省市,建立了百万余字的资料库,为现代农民画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在祖国六十华诞之际,复旦的学生报有青云志、怀着青年心,纷纷都来到祖国最需要他们的地方,以大学生自己的方式为祖国的发展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无论是艰辛还是欢笑,那一路都会是同学们最值得珍惜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