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讯 目前在流感患者咽部和扁桃体中提取送检的咽试子标本,经细菌培养或病毒分离,80% 以上经权威部门检测后,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我国甲流防控形势严峻,为此,我校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根据上海市卫生局部署,已制订严密防控甲流重症病例应急预案。这是记者从11月15日在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召开的第三届中澳传染病研究协作学术研讨会上获得的信息。
据病毒学专家、我校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党委书记袁正宏教授介绍,为期两天的第三届中澳传染病研究协作学术研讨会是一次高层次的国际传染病和公共卫生学术会议,也是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成立五周年重要活动之一,由我校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和我校医学分子病毒学教育部/卫生部重点实验室主办,我校病原微生物研究所所长,教育部、卫生部医学分子病毒学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闻玉梅院士和澳大利亚传染病免疫学专家Paul Hertzog任大会主席, 并作学术报告。200多位中澳专家围绕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结核、流感等发病机制及防治对策及生物安全等专题展开讨论,并就新发突发传染病和实验室生物安全等领域相关问题、建立实验室应急工作方面的互助机制,进行专题研究,为明年上海世博会做好应急保障准备工作。本届研讨会相关专家报告及建议将递交政府有关部门决策时作参考。
据全程参与国家防控策略调整、上海市甲型H1N1流感治疗专家组组长、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副主任卢洪洲介绍,根据目前研究,甲型H1N1流感病死率为1.154%,季节性甲型流感病死率为0.677%。随着甲型H1N1流感在我国的广泛传播,重症与死亡病例必然增加。为此,上海已制定应急预案,就当前来说,医疗界面临的重点工作是如何早期发现重症病人,一旦出现重症病人,各医疗单位要及时抢救,减少死亡病例。作为上海市成人重症患者唯一指定收治医疗机构的我校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已全面落实治疗预案,包括加紧医务人员培训,以及病房、药品、设备等准备工作,一旦出现50人以上的重症患者,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将启动应急预案,把病人安顿好,积极抢救;如出现100人以上集聚性重症患者,上海市卫生局将动员全市医疗资源,组织各有关医疗单位,尤其是呼吸病专家进一步支援该中心,全力救治患者,以完成应急任务。
卢洪洲指出,一般甲型H1N1流感患者经治疗都会痊愈或自愈,但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可能发展为重症病例:持续高热>3天;剧烈咳嗽,咳脓痰、血痰,或胸痛;呼吸频率快,呼吸困难,口唇紫绀;神志改变:反应迟钝、嗜睡、躁动、惊厥等;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表现;影像学检查有肺炎征象;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如出现上述任何一种症状,患者一定要引起高度警惕,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截至11月14日24时,我国已累计完成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1581.6万人。卢洪洲认为,疫苗接种依然是目前最好的防范措施,接种后一般两周后人体内就会产生保护性抗体,其保护期可长达半年至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