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希哲教授接受任命 担任“地球系统科学联盟”的科学委员会成员

发布时间:2009-11-23

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彭希哲教授近日接受国际科学理事会 (ICSU)任命担任“地球系统科学联盟”(Earth System Science Partnership, ESSP)的科学委员会成员,任期三年(2010.1.1—2012.12.31)。

2001年,第一届全球变化开放科学会议在阿姆斯特丹召开,有来自100多个国家的1400名参会者在“全球变化阿姆斯特丹宣言”上签字。这份宣言呼吁各全球环境研究计划加强合作,以促进更多的跨学科整合、环境和发展议题以及自然和社会科学的更好发展。为了响应这份宣言,四个国际全球环境变化研究计划:国际生物多样性计划(DIVERSITAS)、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国际全球环境变化的人文因素计划(IHDP)和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联合组成了地球系统科学联盟(ESSP)。地球系统科学联盟ESSP把不同领域的研究者聚集到一起,承担了整个地球系统的综合研究,目的是促进地球系统集成研究和变化研究,以及利用这些变化进行全球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

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orld Climate Research Programme)着重研究气候系统中物理方面的问题。目的是扩充人类对气候的认识,探索气候的可预报性及人类对气候的影响程度,它包括对全球大气、海洋、海冰与陆冰以及地表的研究。

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nternational Geosphere-Biosphere Programme)着重研究地球系统中的生物地球化学问题。提出科学的认知,帮助人类社会与地球环境协调发展;描述以及理解作用于整个地球系统的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学相互作用过程,生物赖以生存的唯一的环境,地球体系中发生的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对影响环境的方式。

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International Human Dimensions Programme on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侧重描述、分析和理解全球变化中的人文因素(HDGEC)影响,研究全球环境变化背景下,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全球环境变化的制度因素,人类安全,可持续性生产、消费系统,以及食物和水的问题、全球碳循环等重大问题。 

生物多样性计划(an integrated programme of biodiversity science)促进综合的生物多样性科学的发展;联系经济学、社会生态学以及社会科学努力打造出一个和社会相关的新兴学科;为对生物多样性的遗失的理解提供了科学的基础;说明了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持续、合理的利用生物多样性政策的含义。

地球系统科学联盟目前设立了4项“联合研究项目”:全球碳项目(GCP),全球水系统计划(GWSP), 全球环境变化与食物系统项目(GECAFS),全球环境变化与人类健康项目(GECHH)。这些研究项目均采取综合集成、跨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科学委员会是ESSP的领导机构,目前有29名委员。彭希哲教授此前曾担任国际全球环境变化的人文因素计划(IHDP)科学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