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半年,再次与学生面对面交流 杨玉良:做一个有理想主义情怀的现实主义者

发布时间:2009-12-23

新闻中心讯 2009年12月15日晚,光华楼吴文政报告厅座无虚席。应学生社团的邀请,校长杨玉良在这里与本科生进行了长达两个半小时的“亲密接触”,就复旦精神、复旦优劣势、复旦教学与科研等话题与在场学生进行了广泛交流。经济学院陆铭教授作为访谈嘉宾参加了讲座。

作为老复旦人,杨玉良认为所谓复旦精神,就是老校长李登辉所确立的奉献精神。

 

杨玉良表示,复旦有两大优势。一是本科生是一流的。真正为学校创立声誉的70%来自她所培养的本科生。不是排行榜,而是学校所培养出来的社会精英决定一所大学的评价。但是大学校长普遍存在和本科生的接触较少的问题。为此,他将十分注重学生工作,每年尽自己最大努力为本科生做一场演讲、举行一次对话。

二是复旦历史上没有瞎折腾,有着沉着稳健的传统。这是复旦最宝贵的精神力量,但是这种传统目前有衰退的迹象。为了真正恢复复旦精神和学风,每个院系、专业应该十分注重自身所具有的历史传统。

杨玉良说,目前他基本上一个礼拜走访一个院系,综合考察教师、学生、学术氛围和学术精神等各个方面。他认为,如果复旦在这些方面没有退步,那也没有大的进步,软件的进展远没有硬件发展的快。他呼吁,复旦人要弘扬理想主义情怀,但同时又要做一个现实主义者。对于学生的培养要考虑到能否满足10年、20年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要尽可能用20年后的社会状态来思考今天学生教育。为此,复旦将适当缩减本科生的招生数,以充分利用学校资源。

在问答互动环节,杨玉良还细心回答了学生提出的复旦艺术氛围建设、通识教育困惑、个人的人生选择等问题。他呼吁同学们要摒弃“专业冷热”的世俗偏见,找到自己的真正兴趣,在坚持自己专业背景的基础上实践复旦的通识教育。此外,他还告诫学生要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学习真正的知识。他说:“更早意识到时间的管理,就意味着更多成才的可能。”

校长的智慧和坦诚深深打动了在场同学,整个对话过程掌声与笑声不断。校长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这种直接的、平易的交流方式,深受学生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