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国际暨港澳台交流与合作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召开

发布时间:2010-01-07

新闻中心讯 复旦大学国际暨港澳台交流与合作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于2010年1月5日下午召开。校国际化进程领导小组、国际暨港澳台交流与合作委员会全体成员以及院系部处的特邀代表共70多人与会。

会上主要讨论了科研合作的国际化、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的国际、青年教师的国际化培养,以及建设国际化校园等事宜。文史研究院、公共卫生学院、管理学院、物理系、哲学系等分别就本单位的国际化建设交流了经验。教务处、研究生院、留学生工作处、人事处、科技处、文科科研处和外事处等,分别围绕下一阶段的国际化办学提出了书面建议。

杨玉良校长指出,我校的国际化建设发展至今,成绩显著,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机关和院系的国际化理念不够强,职能部门和院系的外事能力以及各学科的国际化发展不平衡,涉及国际化的制度建设还有待加强。他强调,希望全校从理念上认识到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实现院系领导有国际视野、职能部门有国际意识、教学科研有国际竞争力的目标。相关部处一定要有联动机制,学校进一步完善制度提供保障和支持,同时鼓励国际学术合作,大力从全球引进人才。

秦绍德书记在总结时指出,我校从2002年开始就将国际化战略确定为学校发展的五大战略之一,这是复旦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由之路。国际化战略是途径而不是目标,不能为国际化而国际化。要用国际化的眼光和国际人才资源的优势,提高我们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水平,并向世界传播和辐射中国文化。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国际化办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在这一进程中,我校的国际化办学取得了巨大成绩,国际声誉不断提高。但同时也要看到,与世界一流大学国际化的要求相比,我们还有不小的差距,国际化办学的能力有待提高,特别是英语课程的缺乏制约了国际化进一步发展;适应国际化办学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秦绍德书记强调,办学国际化,一定要以院系为单位,教师为主体,职能部处要切实做好服务工作。

本次会议由王卫平常务副校长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