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人才工程预备队(一期)庆祝成立十五周年

发布时间:2010-01-19

2009年是复旦大学“人才工程”预备队(一期)计划实施十五周年。这项旨在为高校、社会培养和输送后备干部的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十五年的探索与发展,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培养和选拔了一批青年骨干,有力地推动了我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总结工作经验,探索队伍发展新思路,更好地发挥“人才工程”预备队在学生工作中的积极作用,由校党委学生工作部主办的“回首春风意未尽——复旦大学人才工程预备队(一期)十五周年庆大会”于2010年1月17日举行。

当天上午,来自校内外的近200名各批人才工程队员齐聚光华楼袁天凡报告厅,共庆建队十五周年。校党委书记秦绍德,时任我校党委副书记、现任华师大党委书记张济顺,时任我校党委副书记、现任上海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燕爽,校党委副书记陈立民,时任我校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现任共青团上海市委副书记夏科家,以及精心培养人才工程队员的各院系领导和长期支持“人才工程”队伍发展的相关部处负责人,参加了活动。

时任我校党委副书记、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程天权,时任我校党委副书记、现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翁铁慧为会议发来了贺信。

庆祝活动在“人才工程”十五年的总结纪录片中拉开序幕。陈立民副书记作人才工程预备队方案实施十五周年总结报告,回顾和总结了“人才工程”预备队作为复旦大学人才培养的特色机制在我校学生工作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第一批队员、市政协委员、上海国际医学园区副董事长、总经理文选才和第十二批队员、2008年度复旦大学十佳辅导员、中文系学生工作组组长陈家隽代表新老队员发言,畅谈各自在“人才工程”队伍中的收获和成长。

会议设立了颁奖典礼环节,对那些成绩突出的队员进行嘉奖,对长期选送和培养队员的院系表示感谢;大会还专门设立“园丁耕耘奖和”“特别贡献奖”,感谢为“人才工程”预备队成长和发展倾注了心血的历任领导。队员们还自编自演了反映辅导员生活和“人才工程”经历的文艺节目,展现了队员们多才多艺的一面。

秦绍德书记在会议上发表讲话,充分肯定了“人才工程”预备队取得的成绩,强调学校要继续加大投入,坚定不移地建设这支队伍。学生工作部门也要适应新形势,完善体制机制。秦书记还亲笔题词“亦教亦学双肩挑,亦师亦友两相长”,勉励“人才工程”预备队队员认真对待辅导员这份事业,争取成为让学生一生难忘的老师。队员们向秦书记回赠了全体与会队员签名的海报和纪念杯表达感谢。

“人才工程”预备队自1994年创立以来,共选拔培养了 15 批 356 名“人才工程”预备队(一期)队员,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队员。十七大代表、全国模范教师、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包涵和全国优秀教师、2008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2009年复旦大学校长奖获得者赵强是其中的优秀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