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讯 2009年12月4日至2010年1月17日,我校7个学科、9个相关院系继物理系之后,先后完成了国际评估工作。这次评估较为真实地反映了我校相关学科在同领域中的状况及其国际地位,明确了与国际一流水平存在的差距和主要问题。
各单位已根据评估结果,按照学校部署,修改了院系学科发展规划。据悉,这些规划目前都已提交给国际评估专家征求意见,并将在专家反馈意见后作进一步修改,最终定稿。
校学科办介绍,从去年下半年起,我校历史学科(包括历史系、文博系、历史地理研究所)、数学科学学院、化学系、高分子科学系、生命科学学院、管理学院、药学院等相继进行了学科规划制定工作,并邀请国际一流的学者对这些规划展开国际评估。这是我校继物理系在2007年成功进行首次国际评估后,开展的一次规模最大、最集中的院系国际评估。
在本次院系国际评估工作中,各相关单位成功邀请了各学科主要领域的海外高水平知名学者(少量国内学者)组成国际评估专家组。邀请到现场的国际评估专家合计达38人,其中海外学者35人、国内学者3人,他们大部分来自于世界知名大学。据介绍,每个参评学科都由5-7名国际专家进行了为期2-3天的现场评估,生命科学学科还进行了函评。各位专家对我校参评院系的学科发展规划进行了科学地论证和评价,同时也对各院系的现状,包括师资队伍水平、人才培养的状况等进行了高标准的评估。所有被评估的院系除了提供学科规划外,还向专家提供了每个教师或课题组的简要科研情况,以及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教学管理资料。专家们通过阅读材料,听取院长(系主任)汇报和各方向的介绍,以及召开部分教师和学生座谈,在充分了解各方面情况后,形成专家组整体评估意见,并以“背靠背”的方式反馈给学校并告知院系。
有关院系负责人介绍,通过国际评估,学科建设的理念在院系中得到了深化。院系在制定学科发展规划时,更加注重发动广大教师的参与,也不再局限于以二级学科为单元,而是以国际化视野着眼于谋划院系整个学科布局及其有机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国际评估中,我校首次尝试了对历史学科开展国际评估,这在内地高校中是十分少见的,为探索人文学科的国际评估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学科办表示,这次7个学科试点开展国际评估工作,是我校深入推进二级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增强院系学科发展活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进程所进行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国际评估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借助专家们的国际化视野,用世界一流的“标尺”,帮助我校相关学科、院系制定更加合理可行的学科发展规划,为我校相关学科下一步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发展规划提供切实依据。这将为加快我校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