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实施“211工程”三期创新人才培养资助计划优秀博士生科研待遇有望看齐青年教师

发布时间:2010-03-10

六项计划,从优秀大学生到优秀博士生,从交叉学科到重点学科,从暑期科研资助到国际访学资助,涵盖多方面、多层次,我校正在实施有史以来对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最强力度的资助。这是日前我校“211工程”三期创新人才培养资助计划实施会议上传出的消息。

以“人”为本的资助体系

一直以来,我国高校在对研究生培养方面的直接投入,相对于科研,教学以及人才引进等方面是比较薄弱的,但是随着近年来国家经济连续高速增长,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的投入也在逐年增长,尤其是“985”和“211”两项计划的连续推进,使得这方面有了显著的改善。

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顾云深介绍,世界一流大学的主体是一流的教师和学生。一流的具有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学生是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从2009年暑假开始,我校实施的“211工程”三期创新人才培养资助计划就是一揽子完全聚焦优秀研究生的资助计划。

这一揽子包括6个计划。有吸纳优秀生源的“优秀大学生夏令营资助计划”,有加强研究生后备军科研能力的“推免生暑期科研资助计划”,有增进研究生国际国内同行交流的“研究生暑期学校资助计划”,有侧重提升重点学科和交叉学科研究生学术水平的“重点学科优秀博士生科研资助计划”和“交叉学科优秀博士生科研资助计划”,还有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建设的“博士生短期国际访学资助计划”。这是一个层次丰富,覆盖广泛的资助架构。

此前学校已有相关方面的部分资助计划,譬如关于硕士生和非重点学科研究生的研究生创新基金,譬如资助研究生出国参加国际会议的项目。此次通过这一揽子计划的促进,我校创新型研究生培养体系将得到更立体、更全面的架构。

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资助计划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效果明显。数学科学学院曾做过统计,该院这几年获得全国和上海市优秀学位论文的学生都曾获得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计划的资助,而且,这批学生在获得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资助的学生数中所占比例也非常高。研究生创新基金是我校自2002年开始实施的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的生命科学学院丁昇、化学系田博之就都曾得过该基金的资助。

资助力度堪比青年教师

211三期把创新人才培养提到了战略高度。借着211三期的东风,我校在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上的教育投入大幅增加。

据研究生院培养办介绍,重点学科、交叉学科的优秀博士生若申请到“211工程”三期创新人才培养资助计划,将获得强力度的资助。文科方面资助力度相当于文科教师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的强度,理科方面能等同于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的资助力度。尽管申请者都是博士生,但研究生院提出“最优秀的人才将在复旦获得最强的资助和最好的待遇”的理念,不拘一格育人才。

据估计,每年将有110余名的博士生得到该相关计划的资助,约占全校博士生的10%。

顾云深介绍,研究生,尤其博士研究生,是将来科研学术队伍的后备力量。他们中最优秀的那批人应该在科研创新上得到同青年教师相当的资助。我校“211工程”三期创新人才培养资助计划的实施,将每年让10%最优秀的博士研究生获得科研“第一桶金”,对他们的成长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实施三项已初见成效

在“211三期计划”的六个项目中,优秀大学生夏令营资助计划、推免生暑期科研训练资助计划、研究生暑期学校资助计划,据悉已在2009年暑假实施,顺利完成,师生反映良好。

数学科学学院是此次通过优秀大学生夏令营资助计划发掘优秀生源最多的院系,通过2009年暑假的活动,数学学院预录取了58个大学生,其中有18个大学生是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的。面试教师普遍反映生源水平有很大的提高。数学学院称夏令营的举行为学院选拔全国优秀本科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培养提供了一个新型、有效的平台。

推免生暑期科研训练资助计划也对我校培养创新型科研人才做出了有益的尝试。通过鼓励推免生提前参与科研创新工作,为研究生后备军提供迅速提升的平台,在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中间发挥承上启下的衔接、过渡作用,缩短了人才培养周期,促使了人才尽快成长。2009年来自全国32所大学的132名推免生在生物医学研究院、物理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等19个院系接受了科研训练,这批学生纷纷反映收获很大,对提高自身科研水平和开阔学术视野很有帮助。能够参与到“推免生暑期科研训练资助计划”的学生都被身边的师生同学认为是幸运儿,他们被昵称为一群先飞的“聪明鸟儿”。

暑期学校是创新型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模式,对许多院系是传统,但对许多院系是有心无力的梦想。2009年研究生院提出研究生暑期学校资助计划,资助了7个院系的项目。有对传统品牌的做强做大,也有对空白领域的开荒拓疆。譬如,生命学院的“生态学国际前沿暑期学校”,国关学院与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合办的“全球政治暑期学校”、新闻学院的“中外新闻传播理论研究与方法暑期学校”都是运作数年的品牌项目,历史地理研修班则是全国的首个历史地理学科暑期学校。在该届暑期学校的筹划和运作过程中,各院系通过举办暑期学校进一步维护和扩大了品牌效应,为青年学子搭建了学术交流的广阔平台,取得双赢效果,学员反响热烈。

据悉,我校在创新人才培养资助上的系列计划将来会持续实施下去,形成一个长期资助机制。

新闻链接

博士生资助三计划已启动

新闻中心讯 重点学科优秀博士生科研资助计划、交叉学科优秀博士生科研资助计划和博士生短期国际访学资助计划,现已经评审并启动。经各学科、各院系(平台、基地)组织专家推荐遴选、排序后,由研究生院组织的项目评审委员会评定,37项“重点学科优秀博士生科研资助计划”资助项目、11项“交叉学科优秀博士生科研资助计划”资助项目、79项“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已于近日确定。

据悉,资助项目同博士生的学位论文选题、开题以及寻求本学科专业的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结合起来,同博士生的高水平科研创新能力训练以及追踪本学科领域的前沿研究动态结合起来,将切实把有限的资金真正用在博士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上,确保资助项目的科研和学术水平及资金的使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