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创校先贤 弘扬相伯精神我校举行“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先生诞辰170周年纪念座谈会”

发布时间:2010-04-07

新闻中心讯 4月6日下午,我校在逸夫科技楼二楼多功能厅举行座谈会,纪念复旦大学创始人、著名教育家、爱国人士马相伯先生诞辰170周年。

我校常务副校长张一华和马相伯家乡代表、丹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沈岳方出席会议并作讲话。我校历史系朱维铮教授、哲学学院李天纲教授、校史研究室副主任钱益民以及华东师范大学黄书光教授等研究专家作了精彩发言,丹阳市马相伯学校校长方利东以及复旦学院志德书院的毕业生方子骥、现任学生会主席张典也分别畅谈了弘扬马相伯精神的体会,会上还播放了对马相伯的孙女、96岁高龄的马玉章女士的采访录像。

与会者深情追忆了马相伯先生为作育人材孜孜不倦、为祖国存亡奔走呼号的感人事迹,高度评价了马相伯先生锐意进取的改革精神、教育强国的爱国情操,捐资兴学的无私奉献和汇通中西的博大胸怀。

座谈会由校文化建设委员会和党委宣传部主办,党委宣传部部长、校文化建设委员会副主任萧思健主持,部分文化建设委员会委员、复旦学院志德书院学生和马相伯家乡代表近百余人参加了会议。

为了纪念马相伯诞辰170周年,复旦学院的同学们在清明前夕前往宋庆龄陵园祭扫了马相伯老校长的陵墓,并在4月7日进行了“迎晨曦,追晨风,追忆老校长晨跑”和“春暖四月,扬老校长精神,迎世博志愿者集体宣誓”等活动。学校还将举办图片展览,以进一步弘扬马相伯校长爱国荣校的精神,纪念马相伯校长在我校建立和发展中作出的卓越贡献。


附马相伯校长简介:

马相伯先生1840年4月7日出生于江苏丹阳,1851年到上海求学,从小接受了系统的西学训练,在哲学、语言学、数理及天文等方面深有研究。在从事外交和洋务活动过程中,马相伯先生深感“自强之道,以作育人材为本;救才之道,尤宜以设立学堂为先”,积极投身兴办新型教育,培养强国人才,1903年创办震旦学院,1905年创办复旦公学,并两度担任复旦公学校长(监督)。九•一八事变时,已届91高龄的马相伯发表《为日祸告国人书》,主张“立息内争,共御外侮”,为中国的救亡呼号奔走,自1932年11月起,他连续四个月发表了12次国难广播演说。在马相伯先生百岁生日时,国民政府对他颁发褒奖令,中共中央特致贺电,称他为“国家之光,人类之瑞”。 1939年11月4日这位为国家的独立和富强奔走一生的百岁长者溘然长逝,举国哀悼。


推荐文章:

1、我校常务副校长张一华:铭记创校先贤发扬相伯精神
2、我校历史系教授朱维铮:马相伯是一位改革家
3、我校哲学学院教授李天纲:马相伯的教育思想是人文主义的
4、江苏省丹阳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沈岳方:马相伯是丹阳的骄傲
5、华师大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黄书光:马相伯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先驱
6、卿云宾馆与相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