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基础学科 培养研究人才 我校出台“望道计划”18学生开始“科学家培训”

发布时间:2010-04-15

新闻中心讯 被高等教育界称为“珠峰计划”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于去年年底在全国11所高校悄然启动。首批入选的11所高校分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

一代科学巨匠钱学森在离世之前留下了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于去年年底提出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在许多教育界人士眼里,正是教育部对“钱学森之问”的有效回应。“我们重视的并不是‘拔尖人才’这个标签,而是要做实事、求效率,为好苗子创造一流的成长环境,让其在自己热衷的领域有所建树。”教务处陆昉处长说道。在对全校师资、生源作出科学、客观的分析之后,由教务处牵头,我校于近日正式出台了“望道计划”,并确定数学、物理、化学和生命科学四门理科基础学科率先进入该计划。从全校学生中选拔对某一基础学科感兴趣的学生,组成“研讨班”进行培养。

院系将组织相关学科领域内的知名教授定期主持学习研讨班。除了名师的小班化辅导,学生们还将获得参与国际项目、推荐前往国外一流研究机构、本校直升等机会。对于进入“望道计划”的学生而言,“考核”并不是主要手段,教育者更希望通过集结优秀资源的高平台的搭建,发挥学生潜力,“让其走上科学家之路”。

有些高校选择独立建院,对选拔出来的学生进行集中式地精英化培养,与他们相比,我校选择了更为宽松的培养环境。陆昉解释道,“我们衡量过后觉得这种方式限制了学生的自由选择,也不利于交叉学科的发展。”由此,“研讨班”这种类似“俱乐部”性质的相对宽松、自由的组织形式成为了“望道计划”的主要架构。“这种自由进出的动态化管理将有利于学生调整自己的兴趣点,最大限度地激发其研究热情,由内到外强化其研究能力。”陆昉如是说。

此外,以培养基础学科优秀人才为主要目的的“望道计划”还将为整个本科教育改革作铺垫,对复旦人才培养的整体规划起到先导作用。

作为最先出台“望道计划”培养方案的院系,物理学系已完成了首批学生选拔,从全校09级各专业选拔出来的18名同学,将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幸运儿。继物理学系之后,化学、数学、生命科学等院系的选拔也陆续开始。

基础学科是整个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望道计划”将从首批进行的理科试点中汲取经验,在接下来的“985工程”三期规划中将会把文史哲和基础医学等学科纳入其中,进一步完善我校基础学科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