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党委书记秦绍德为毕业研究生党员上党课

发布时间:2010-06-29

“今天作为校党委书记给同志们上党课,但我更愿意以一名老师与学长的身份,和大家谈谈肺腑之言。我不讲什么大道理,就是谈心。”谆谆教诲寄深情,在建党89周年前夕的6月28日上午,校党委书记秦绍德老师为来自全校各院系的毕业研究生党员上了一堂特殊的党课。

在两个多小时的党课中,秦书记结合当前的形势,结合自己早年的经历,从“理想、奋斗、修身”三个方面为即将离开学校的毕业研究生“贡献了自己的体会”。

“人活在世上不可能没有理想,理想是人生的航标,但每个人的个人理想都有一个对应物,这就是我们的祖国。”秦书记充满深情地说,“祖国是我们每个人的归属,和每个人的命运息息相关,我今年64岁了,经历了文革,经历了改革开放。恢复高考改变了我们一代人的命运,改革开放又给我们这一代人提供了奋斗的机会。我们这一代人真切地体会到,祖国的兴衰决定了个人理想实现的可能。个人的理想只有和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才是可实现的理想;脱离历史现实的理想,只能是空想。”

今天的青年毕业生们,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大环境下?要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实现个人理想,面临着哪些机遇和挑战?秦绍德书记围绕这些问题指出:我们要看到,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大发展,中国国力空前强盛,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我国的政治体制在特大自然灾害和金融风暴等的严峻考验面前显示出强大的优势。同时,我国当前也面临着一些迫切需要应对和解决的问题,如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转变、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大规模城市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国际经济不确定性带来的影响等等。这些问题是困难,更是机遇。我们的年轻毕业生,年轻的党员到哪里去寻找实现理想的机会?就在中国!他说,我们的国家已经高速发展了三十多年,这样的发展态势还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同志们即将毕业,拥有实现人生理想的大好机遇,你们将可以和我们的祖国一起奋斗,将个人理想融入到为祖国繁荣昌盛而奋斗的过程中,为祖国持续的高速发展做出贡献,这样的人生才是辉煌的,是有意义的。

秦绍德书记提醒毕业生党员,现实和理想是有差距的,有的时候会很大。他回顾了自己大学毕业后在青海奋斗过的激情岁月,艰苦的生活让年轻的一代人认识到了中国的国情,体会到了底层人民的生活境况,坚定了为祖国奉献、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他动情地说,在理想面前,单个人的力量是十分微小的;但不要忘记,我们是共产党员,我们的背后有党,我们有7000多万同志,我们是为了同一个崇高的目标而共同奋斗的。

针对当前社会的一些不良现象,秦书记殷切寄语毕业研究生党员,希望他们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坚持修身养德,坚持终身学习。他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知识分子,我们要坚守道德底线,诚信,守诺,不做假;要知恩图报,廉洁奉公,坚持自律。

秦书记作完报告后,又和毕业研究生党员进行了亲切互动,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毕业研究生党员代表向秦书记赠送了一件毕业纪念衫,并纷纷和秦书记合影留念。同学们深为秦书记朴实的话语和真切的情感所鼓舞、感动。一位来自哲学学院的博士生对秦书记西部经历和感受很有共鸣,曾有过切身体会的他说,只有离开上海才能理解毛主席曾说的,中国是一个经济政治发展差异很大的国家,作为一个复旦人,应该扎根基层,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