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卫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医学教育分会上海年会上专家呼吁:加强我国医学生人文教育刻...

发布时间:2010-09-19

新闻中心讯 我国目前医学生人文教育严重缺失,医学教育承担着培育我国医学人才的重任,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医学教育中始终处于重要地位,如何加强医学生人文教育,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医德医风问题, 150多位来自全国34所开设医科的综合性大学和医科大学的专家及分管校领导,9月18日在由中国卫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主办、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共同承办的中国卫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医学教育分会上海年会上展开深入而热烈的研讨,并呼吁加强我国医学生人文教育刻不容缓。

中国卫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副秘书长冯小健,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柯杨,中国卫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医学教育分会副会长、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王卫平,中国卫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医学教育分会会长、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北京大学医学部党委书记敖英芳,中国卫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医学教育分会副会长、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党委书记夏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夏小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院长冯晓源,中国卫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医学教育分会3位副会长:北京大学医学部党委副书记李文胜、浙江大学医学部党委副书记吴弘萍、北京大学医学部党委宣传部部长姜辉等出席会议。

大会主席台领导向来自全国的31名优秀辅导员颁发荣誉证书。

柯杨、王卫平、夏小和和敖英芳先后在会上作《医学教育改革的依据》、《还原医学本质,呼唤人文回归》、《文化建设与创建一流》、《如何做好医学院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主旨演讲,受到与会者欢迎。

上海医学院党委书记程刚主持会议。

与会专家认为,我国医学教育在教育理念上,还没有认同人文科学应该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学生培养目标上,没有明确将人文素质列入其中;在教学体系上,人文科学相关学科分散在医学教育之外,没有形成具有特色的人文学科体系,如教材和课程设置等;在教学过程中,也没有形成课程教学与第二课堂教育相得益彰的环境和架构;在教学评价体系上,更是缺乏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评价指标。

本次年会上,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发布今年6月由该院发起、全国46家医学院校参与的一项医学人文教育调查899份问卷显示, 89%的受访者认为“目前国内医学人文教育开展情况”才 “刚刚起步”,另9.5%的受访者对医学人文教育的开展情况“不清楚”,调查还显示88.7%的院校并没有“专门承担医学人文教育教学和研究的机构”,甚至有73%的受访者表示本单位没有“编著或者引进医学人文教育的相关教材”。由此可见,医学人文教育在国内各医学院校开展的状况不容乐观。

然而,人文素养的塑造在医学生培养过程中有重要作用,该调研还显示,91%的受访者表示“在各医学院校中开展专门的医学人文教育课程”是“很有必要”的。而对医学生所应具备的“人文素养”的理解,受访者大都集中在:“渊博的学识”、“良好的沟通能力”、“积极的团队精神”、“高尚的道德情操”、“感性的同情之心”、“和谐诚信的医患关系”等特质上。

王卫平在主旨演讲中指出,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医学教育改革“双改”的深入推进,对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科教育只有“呼唤人文回归”才能完成“还原医学本质”的根本目的。医学是一门横跨所有领域的科学,将其划归为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势必造成医学发展的严重缺损,导致医学教育在内容和方向上的迷失和旁落。因此在医学教育中,加强人文教育刻不容缓,没有人文精神的医学将是人类的灾难。

据介绍,为了扭转上述人文教育缺憾,把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渗透到医学生专业学习的全过程,近年来,复旦大学十分重视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养,目前学校通过整合德育与智育的教育资源,创新课程体系,构建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医学生人文素养培养体系。

课程设计方面,复旦大学要求每一名医学生,在他1-2年的通识教育中,除了要学习《医学导论》、《医药伦理》等“专业”的医学人文类课程外,还要求选择修读那些似乎与医学关联度不大的课程,如《生物力学与人类健康》、《诺贝尔与自然科学》,甚至是那些看似与医学毫不相关的课程,如《<周易>与中华审美文化》、《康德<实践理性批判>精读》、《歌唱艺术欣赏及技法》、《人类与社会多元文化》等。使医学生自踏入大学校门的最初阶段即有着充分接触和选择人文课程的空间和机会。

同时针对“80后”、“90后”医学生“无网不在”、“每日必网”的群体特点,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通过网络这一“第三课堂”对医学生开展人文教育,目前已经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医学生将辅导员、青年导师所开设的博客当作自己的“心灵花园”;把经常与辅导员在网上交流、看辅导员写的带班周记,转载的美文故事视作“心灵的鸡汤”。

但比较国外,我国在医学生人文教育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美国、欧洲、日本、台湾等医学院校都有针对医学生特点的人文类课程。在奥利地的因斯布鲁克医科大学、茨拉格医学院、维也纳大学医学院,他们都会通过Case Study、Clinical Practice、Performance的形式,培养学生人文的素养。在Case Study上老师引导学生就伦理问题进行讨论;在Clinical Practice过程中,通过带教医生指导,让学生更明白自己的不足,病人的期待,以及自己作为医生应该如何做的更好;Performance有点类似情景剧,将课堂布置成各种医疗场景,在表演的过程中教学生如何处理医生和病人的关系。这些课程也将逐步出现在复旦大学医学生的选课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