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全面实施“人文学科振兴计划”

发布时间:2011-03-23

新闻中心讯 3月22日上午,复旦大学人文基金成果交流会在复旦美国研究中心举行。校长杨玉良、副校长许征,台湾润泰集团总裁、光华教育基金会(台湾)会长尹衍樑出席会议。

会上获悉,今后5年,复旦与光华基金会将共同出资6000万元人民币成立“复旦人文基金”,重点扶持人文学科发展,给人文学者特殊的资助倾斜,改善目前人文学科经费短缺、资助渠道狭窄的状况,为人文学者潜心学术、笃志研究、弘扬学术提供良好的条件。复旦希望,“人文学科振兴计划”能够全面推动复旦大学人文学科走向未来、走向国际,实现新的繁荣和发展。据介绍,该计划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一是设立人文讲席教授。为延揽世界一流人才,建设高水平的人文学科师资队伍,从2011年起,“复旦人文基金”将面向文、史、哲等人文学科各院系设立讲席教授10人,向他们提供人均60万元左右的资助,每年总计资助额600万元,计划5年累计资助3000万元。

二是奖励杰出青年学者。为了鼓励优秀青年教师潜心钻研,切实解决青年学者的后顾之忧,复旦大学人文基金将每年拿出300万元,设立专项经费,奖励杰出青年人文学者50人,平均每人每年资助6万,以保证人文师资队伍的持续发展。该专项基金5年累计将提供青年学者1500万元作为资助和奖励。

三是国际学术访问资助。为了吸引人文学科高端学者的国际访问,加强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与沟通,特别是为两岸人文领域的教育合作和学术交流搭建平台,“复旦人文基金”特别拿出每年300万元(5年累计1500万元)的经费用于支持高端学术访问项目。每年,人文基金资助的出国访问和国际高端学者来华访问将在15人次左右。

在交流会上,文科科研处处长杨志刚介绍了杨玉良、尹衍樑与首批接受资助的50位复旦大学青年人文学者进行了座谈。

当天下午,作为复旦“人文学科振兴计划”支持的学术访问项目,台湾“中研院”院士、“中研院”副院长、历史语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员王汎森教授,在复旦大学光华楼举行了第一场题为《执拗的低音:一些历史思考方式的反思》的讲座。

据悉,王汎森教授此次来复旦讲学8天,将举行四场公开讲座,同时与复旦学者共同进行一系列学术讨论会。该次讲学的内容主要聚焦王汎森教授对史学视野的一些再思考。王汎森认为,在近代中国,当新的思想典范逐渐占据历史舞台时,有不少带有传统色彩的学术论述被推挤到历史边缘,这些思想、论述、视野及方法,值得重新加以检视。“执拗的低音”借用日本学者丸山真男的词语,但这不是复古,而是回到各种论述的起点去重加审视,了解是不是有获得一笔新学术资源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