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血管内超声学院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挂牌成立

发布时间:2011-05-19

为了在冠脉介入治疗领域进一步推广和普及血管内超声知识和临床技能,由著名心血管病专家、本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教授发起的中国血管内超声学院日前在中山医院挂牌成立。今后,国内从事血管内超声显像技术的医务人员将在此接受正规的专业化培训。

众所周知,冠心病是人类健康“第一杀手”,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呈年轻化的趋势。血管内超声显像被誉为诊断冠心病新的“金标准”,它通过一根细细的“导管”将微型超声探头送入血管腔内,可以直观、准确地显示血管的横切面,提供管腔和管壁的横截面图像。相比传统的冠状动脉造影,血管内超声能检出冠脉造影未能检出的病变,能更加准确地判断冠脉的狭窄严重程度,明确斑块的性质,为医师提供更加全面有用的信息。血管内超声检查结果可以帮助临床医师确定治疗方案,指导介入治疗的操作过程,并评价介入治疗的效果,监测并发症等,改善治疗效果,从而提高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传统的冠状动脉造影是通过造影剂充填的管腔轮廓来显像冠状动脉,仅能显示被造影剂充填的血管腔的轮廓,不能评价血管壁的病变及其性质。随着介入技术在冠心病心肌梗死治疗上的普及,传统冠脉造影的不足逐渐显现。因此,在心血管领域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中山医院心内科在葛均波教授带领下,于上世纪90年代在国际上率先开展了血管内超声检查。

然而,至今我国血管内超声装机数量少,广大心脏介入医师对其临床应用及带来的临床价值体会甚少,临床应用也极为不普遍。中国血管内超声学院的成立旨在帮助全国各地医院掌握血管内超声的基本技术和临床应用技能,从而优化心血管疾病的诊疗过程。培训课程目前向全国开放,预计每年将举办3至4期。据悉,首期学习班将于5月24日举行,15位学员将进行为期2天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