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讯 6月29日下午,原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常务副主任金冲及校友回到母校,在光华楼东辅楼206会议室与校内部分党史工作者代表亲切座谈。林尚立副校长出席座谈会。
金冲及校友年逾八十,但精神矍铄。他首先深情回忆了自己求学和工作历程中,与母校的缘分以及加入党组织的难忘经历。来自历史系、社科部和校史研究室等单位的近20位与会代表与金冲及校友就如何加强党史教育的有效性、如何做好校史与党史编写工作等话题进行了热烈交流。金冲及校友用生动的案例和风趣的语言勉励大家学好历史、学好党史。他认为,结合建党90周年的契机在社会上形成党史学习热是好现象。他指出,开展党史研究和教育工作有几个关键点。一要坚持实事求是,要有生动的事实来支撑,而不是简单地歌功颂德。二要有联系古今的全局观,注重承前启后,而不能片面、割裂地看待历史。三要沉得下心,脚踏实地。
座谈会由校党委宣传部部长萧思健主持。会前,林尚立副校长代表学校向金冲及校友赠送了由档案馆制作的反映他在校期间的照片、成绩单等资料的《金冲及——复旦履痕》。金冲及校友也向学校回赠了由他撰写并亲笔题词的《二十世纪中国史纲》(四卷本)。
金冲及校友是著名的辛亥革命史和孙中山研究专家。1930年12月生,上海青浦人,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研究员,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原常务副主任。现任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曾任第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参加胡绳主编的《中国共产党七十年》一书的编写。主编《毛泽东传(1893—1949)》、《周恩来传》、《刘少奇传》、《朱德传》。共同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陈云传》、《李富春传》。著有《辛亥革命的前前后后》、《孙中山和辛亥革命》、《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二十世纪中国史纲》、《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五十年变迁》、《金冲及自选集》等,合著《辛亥革命史稿》(四卷本)、《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论清末的立宪运动》等。发表有关学术论文百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