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下午,由党委学生工作部主办的传统活动——本(专)科毕业生“我为母校献‘金点子’”座谈会,在光华楼东辅楼101会议室举行。杨玉良校长出席座谈会,与毕业生代表共话学校发展。
座谈会上,通过书面提交建议产生的20位毕业生代表畅所欲言,提出了他们对母校发展的思考和建议。这些“金点子”涵盖了各个方面的学校工作,从复旦精神的传承发展、通识教育、校园学习氛围营造等大命题,到本科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本科生学术科研、学生创业、校园安全、留学生工作、校园资源共享、学生服务等具体工作,毕业生代表都提出了颇有见地的建议意见。
杨玉良校长认真听取、记录了学生的建议,并与学生积极互动,真诚地表达了他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有学生提出教学考核环节反馈的问题,认为老师可在期末考试后进行试卷分析,或对学生的期末论文提供指导意见。杨玉良表示,作为一名老师,就有责任对学生的作业给出评价,这是对学习成果的反馈和总结。
有学生建议整合学校和各院系的信息资源,方便大家及时了解全校的活动和讲座信息。有学生表示,有的部门办事过程繁琐,行政效率比较低下,学生在办理一些手续时很不方便。杨校长表示理解,并要求在场的各部门负责人更好地做好服务工作,简化或集中调整办事流程,加快建设信息化系统,让一些过程能直接在后台进行。
有学生尖锐地反映复旦学风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过于重视老师的评分和个人绩点。杨玉良强调,学校育人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完整人格,要让学生对学问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对崇高的东西有敬畏感,对可耻的东西有耻辱感,同时还要有历史感。此外,学生应该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从培养个人素养入手,尽可能去掉一些比较功利的想法。他向在座的学生重新阐述了通识教育的重要性。
此外,杨玉良还就同学们提出的医学生培养、毕业设计与实验实习、图书资料合理利用、学科设置和转专业、学校周边治安管理、科研成果转化等问题,与在场学生进行了充分的沟通交流。
杨玉良校长最后指出,当下我们很多人最缺的就是思考,如果我们缺少思考,那么社会就无法进步。如果复旦的学子能够学会理性思考,那么这个国家和社会就能发展得更好。他祝愿毕业生们在未来的道路上取得成功。
校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许玫主持座谈会。党办、宣传部、保卫处、校办、教务处、招生办、外事处、外联处、留学生处、总务处、基建处、团委、学联体、图书馆、信息办、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体教部等相关职能部处负责人也出席了本次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