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第六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发布时间:2011-08-05

 2011年7月6日下午,复旦大学第六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在逸夫科技楼多功能厅举行。会议应出席委员43人,因出差或访学无法到会请假7人,实际到会委员36人。第五届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学术委员会换届工作小组组长王迅主持大会。校党委书记秦绍德、校长杨玉良,第五届学术委员会主任王生洪,常务副校长陈晓漫、副校长桂永浩和学术委员会换届工作小组副组长郭慕依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了会议。

大会开始前,举行了第六届学术委员会各学部组长副组长会议。医学部组长、第六届学术委员会主任闻玉梅主持会议。会议围绕今后学术委员会作为学校最高学术审议机构,各学部如何按照章程规定、履行职责,切实发挥每一位委员的作用展开讨论,并明确了委员会今后按学部独立开展工作和委员会正、副主任、各学部组长的具体分工。

会议首先由第五届学术委员会主任王生洪致词。他向大会介绍了本次《学术委员会章程》修订和换届工作的基本情况,对学术委员会章程修订起草小组和换届工作小组成员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他表示,第六届学术委员会在民主、公开的基础上由广大教师选举产生,完全有效。他对当选委员表示祝贺,并将校学术委员会会徽授予第六届学术委员会主任闻玉梅,完成了新旧委员会交接仪式。

杨玉良校长代表学校将亲笔签名的聘书颁发给每位到会的学术委员。

然后,委员会的正、副主任相继发言。闻玉梅主任代表新一届委员会,对大家的信任表示感谢。她表示,在各位委员的支持下,委员会一定能够做好工作,使学术委员会作为学校最高学术审议机构,真正为学校的学术发展把关出力,营造出既有学术权威又有学术自由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同时,她希望大医科在现有基础上,整合各学科力量,为复旦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学科和世界一流大学做出贡献。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人文学部组长俞吾金,社会科学与管理学部副组长华民(代表郑祖康副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理学部组长洪家兴,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工程技术学部组长王威琪分别代表所在学部发言,均表示一定会尽心尽力履行职责。

之后大会进入非程序安排的自由发言阶段。杨玉良校长首先发言。他在发言中分析了学术权力、行政权力的内涵和关系,阐明了学术独立的重要性。他认为,这次换届,学校行政领导不参加学术委员会是保障学术独立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当前高等学校逐步改革、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大力提倡学术独立的前提下,这项措施意义重大。他希望新的委员会做好工作,为学校今后的行政决策提供独立的学术判断。他表示,将坚决保障学术委员会运行的独立性。

理学部委员陈家宽、人文学部俞吾金、社会科学与管理学部彭希哲、工程技术学部武利民等委员先后做了精彩发言。大家在发言中,探讨了如何发挥科学的判断力、鉴赏力和公信力,将学术委员会的工作做实,使学术委员会成为复旦大学的学术良心;如何通过程序处理好学术民主和学术自由的关系,更好地发挥作用;如何在制度设计上打破由传统的学科划分带来的功能上的分割,实现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并协调学术委员会与学校其他委员会的职能等重大问题。

秦绍德在发言中,对上一届学术委员会主任王生洪及全体委员为复旦大学的学术发展所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对新当选委员表示祝贺。他希望,新一届委员在当前学术治理改革过程中,以广阔的视野、战略科学家的眼光,为我校学科的科学设置和更新、师资队伍的建设和成长、学术的发展和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他还希望各位委员以身作则,捍卫学术规范、克服学术浮躁情绪、纠正不良学风,为复旦大学创造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

会后,所有与会者一起合影留念。

 
以学术为魂 提振复旦的大学精神——记第六届学术委员会诞生始末

 “我们不做泥菩萨”——专访复旦新一届学术委员会主任闻玉梅
http://www.fudan.edu.cn/fudannews/2011/0826/28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