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十二五” 推进改革发展 校党委召开十三届十三次全体(扩大)会议

发布时间:2011-08-26

新闻中心讯 7月14至15日,中共复旦大学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在光华楼举行。会议的主题是: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各项任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为主线,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大学制度为目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使我校的综合实力在“十二五”期间迈上新台阶。校党委常委会主持会议。党委书记秦绍德,党委常委、校长杨玉良分别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

校党委书记秦绍德在主持会议时指出,要把锦涛同志“七一”讲话精神作为重要内容,贯穿到学校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去;要牢牢抓住发展这个主题不放松,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取得实质性提高;要推进人才培养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将改革作为发展动力,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

在开幕式上,杨玉良校长围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试点任务,重点谈了推进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改革问题。他分析了当前学校内部治理存在的难题,指出改革的实质,就是改进和完善大学的内部治理。大学内部治理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一种共同治理结构,既包括校级管理,也包括校、院系二级管理。

杨玉良指出,在学校层面,应按照依法治校、民主决策的原则,明确决策主体,完善决策体制;应探索教授治学、教授治校的有效途径,改进决策流程;应改进校部机关的功能配置,建设服务型机关;要着力健全监督机制。为保证学者治学和学术繁荣的自由空间,充分激发学术生产力,应进一步明确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和教学指导委员会处理相应学术事务的权力,保障它们独立行使学术决策权力,并加强校务委员会、发展和规划委员会和预决算委员会的建设。

杨玉良指出,在院系二级管理层面,应降低管理重心,下放管理权力,真正建立起学校宏观调控、院系自主办学的运行机制。要扩大院系自主权,下放资源和资源配置权,更大地调动院系办学的积极性,增强院系的责任意识。要下决心调整院系架构,优化学科布局,从源头上扭转学科“碎片化”的趋势。他对院系领导提出了重视人才培养,善待学生,重视青年教师的要求。他还指出,在院系推行二级管理时,应设置一定的准入机制。

蔡达峰副校长就《复旦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制定过程、主要内容和征求意见情况向大会做了说明。陆昉副校长作了题为《集全校之力,着力提高本科生教学质量》的报告。

在会上,生命学院叶敬仲、物理系蒋最敏、管理学院黄丽华和上海医学院程刚分别做了交流发言,介绍了所在院系加强制度建设,强调民主和科学决策,通过教代会制度凝聚人心,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与会同志围绕会议主题,结合本单位实际,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大家对学校发展改革的总体思路表示支持,期待各项措施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落到实处。

在闭幕式上,秦绍德代表党委常委会,向全委(扩大)会汇报了学校上半年党的工作。关于下半年工作,他提出四点意见。一是全校师生和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唯物史观,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加强党的优良学风建设,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战略高度切实做好大学生党员的发展和培养工作。二是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狠下工夫,遵循教育规律,更新教育理念,改革课程体系,抓实教材建设,建立科学的激励评估机制,引导教师在本科生培养中投入更多精力。三是从国情、民情和校情出发,稳步推进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制度建设是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一定要采取审慎的态度,充分论证。四是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引导党员在实现“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推进学校和本单位事业发展中创先争优;继续深入学习贯彻《高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进一步加强党支部建设。

校党政领导,校党委委员,机关部处主要负责人,院系和附属医院党政主要负责人,部分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工青妇等群众团体负责人,985创新平台基地、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主要负责人等近130人出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