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良校长一行访问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并签署合作备忘录

发布时间:2011-09-13

9月5-6日期间,杨玉良校长、陈晓漫常务副校长、金力副校长率领包括10余名教授和科技处处长、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在内的复旦大学科教代表团访问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以下简称“中物院”)并签署合作备忘录。

服务国家国防事业、承担国防科技任务、培养国防科研高层次人才是高校的历史使命,也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重要途径。复旦大学曾经为国防科研做出过重要贡献,与中物院有长期合作的关系,2000年曾经签订过合作协议,并在该协议下开展了广泛的合作,在复旦大学共同投资建立了联合实验室。这次访问期间,有八名教授进行了专题报告,与中物院科研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进一步扩大了项目对接领域。在传统的物理领域之外,明确了在光电、材料等领域的合作意向。

5号下午,杨玉良校长与中物院赵宪庚院长共同签署了合作备忘录,陈晓漫常务副校长与中物院田东风副书记共同签署了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在备忘录中不仅表达了双方共同合作的重要性和意愿,同时确立共同合作领域和合作方式,还明确了双方科研管理部门为交流沟通渠道,负责组织和协调科研合作。在人才培养合作协议中,规范了双方共同培养研究生的措施和操作流程。

签约仪式上,赵宪庚院长对复旦大学在科学研究与人才建设方面给予中物院的支持表示感谢。他简要介绍了中物院在科学研究以及人才建设方面的状况,高度评价了长期以来的中物院与复旦大学的科研合作。对我校八个教授的报告可能涉及到的合作项目进行了具体安排和指导,同时希望此次签约能够进一步实现双方在科学研究、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通力合作。

杨玉良校长在讲话中指出,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和国防事业服务是复旦大学的光荣使命。中物院的科学研究领域非常宽,为双方提供了新的合作空间,复旦大学的教授不仅可以为中物院的人才培养和科研项目服务,同时可以利用中物院的条件开展一些极端条件下的物性研究。复旦大学希望通过与中物院的深入合作,实现相关学科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学科的转变,希望此次续签协议能够进一步推动复旦大学与中物院在相关科研领域的合作,将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为学生的成长成才、为中物院的人才贮备和长远发展做出贡献。

这次访问加深了复旦大学与中物院的友谊,拓宽了双方的合作渠道,落实了一些项目,发现了一些新的合作意向,明确了近期合作目标,建立了双方沟通渠道,为复旦大学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进一步服务国家需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