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受聘复旦大学名誉教授 双方将开展科研战略合作 共建多学科研究平台

发布时间:2017-10-21

近日, 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托马斯•施泰茨(Thomas A. Steitz)访问复旦大学,并受聘复旦大学名誉教授。据介绍,复旦大学将和施泰茨教授在核糖体相关研究以及新型抗生素的研发方面进行战略合作,建立核糖体晶体和冷冻电镜结构生物学研究平台、新型抗生素研制开发平台。

10月16日上午,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许宁生会见了施泰茨,欢迎他的到访并祝贺他即将担任复旦大学名誉教授。在交流中,双方强调了基础研究和公共平台对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许宁生特别向施泰茨介绍复旦大学在张江参与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建设所开展的一系列工作。

10月17日下午,托马斯•施泰茨名誉教授颁证仪式在光华楼四楼金厅举行。复旦大学副校长金力出席颁证仪式,并为施泰茨教授颁发证书。仪式由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麻锦彪主持。

托马斯•施泰茨教授为全球著名的生物化学和结构生物学家,美国耶鲁大学分子生物物理学和生物化学系的Sterling(斯特林)教授,以及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他的实验室致力于研究与DNA的复制、转录和蛋白质翻译相关的一系列大型蛋白质复合物的原子分辨率三维空间结构,阐明了几乎所有参与中心法则过程的分子机制。由于他的杰出工作,他获得了多项荣誉,包括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等。2009年,他与英国科学家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和以色列科学家阿达·约纳特共享了该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以表彰他在核糖体结构研究方面的贡献。

接下来,复旦大学将和施泰茨教授在核糖体相关研究以及新型抗生素的研发进行战略合作,建立核糖体晶体和冷冻电镜结构生物学研究平台,研究真核细胞基因翻译的调控机理,阐明与之相关疾病特别是癌症的发病机制。同时,利用我国丰富的天然代谢产物资源,研究以核糖体为作用靶点的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并建立新型抗生素的研制开发平台。

此次来访,施泰茨还在药学院院长、国家新药筛选中心主任、国家化合物样品库主任王明伟和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林金钟的陪同下,参观了药学院。同时,施泰茨应邀以“核糖体与多种蛋白因子和抗生素复合物的结构与功能”为题为数十位听众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会场气氛活跃,反响热烈。报告完毕后,施泰茨与十多位药学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代表座谈,对他们的提问一一作答。他对科学的热爱和对青年的期许令大家印象深刻,获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