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杨浦区教育局、复旦附中、兰生中学签署备忘录,探索拔尖创新人才早期贯通培育

发布时间:2024-11-02

上海市民办兰生中学(下文简称:兰生中学),三十而立。

11月2日,在兰生中学30周年校庆的现场,复旦大学校长金力,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任周亚明,杨浦区委书记薛侃,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许征,杨浦区委副书记周嵘、副区长王浩,以及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党政负责同志等出席。

现场,一份“庆生礼”揭晓,复旦大学、杨浦区教育局、复旦附中、兰生中学签署《大中贯通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合作备忘录》,共同探索拔尖创新人才早期贯通培育。

金力代表复旦大学向兰生中学建校30周年表示祝贺,感谢兰生源源不断为国家输送了大批优秀苗子,为上海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卓越全球城市作出贡献。他表示,复旦与兰生一脉相承、联结紧密,并借用复旦校名渊源,寄语兰生:一是旦复旦兮、初心不改。希望兰生坚持自己的办学初心和理念,以学生创新能力与核心素养为中心,与时俱进探索优才教育特色模式,为国家的未来奠基,为学生的未来奠基。二是旦复旦夕、奋斗自强。老师们潜心选才育才,同学们笃志笃学成才,学校的事业发展一定会根深叶茂、行久誉远。三是旦复旦兮、日新月异。期待在上海市大力支持下,大学、附中和兰生齐心协力探索长周期的“干细胞式”人才培养新模式,为国家为上海探出超常规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新路。期待兰生中学的发展,像兰花一样高洁清雅、坚韧不拔、吉祥如意。

课程、德育、教师,兰生的30年经验

学生是一所学校最重要的作品,三十年来,兰生坚持“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秉承“基于学生人格完善的优才教育”教学主张,关注学生,结合社会的人才需求,尊重学生个体发展,培养出一批批优秀青年学子,毕业多年的校友深耕各行各业,在各自领域发光添彩。

“优秀学生通常很有个性,更有表现欲和被看见的需求。”如何培养有天赋的拔尖人才?8年级6班班主任高杨老师介绍了自己的方法论:“要发现学生长处,多方面给予肯定。” 

学校不仅有扎实的课堂,更有艺术节、科技节、运动会等活动,不断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让学生得到施展才华、建立自信的舞台。” 

学科学习、拓展学习、项目研究、专题辅导……围绕“人格完善的优才教育”,从特色创建初期的“同心圆”课程建设,到如今的“FDLS”课程实施,兰生以课程为抓手提升办学水平,本学期又启动新课程新教材,通过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为孩子培根铸魂、启智增慧。 

“我们受到肯定,很大程度是因为兰生对课程建设的重视以及课堂形成的良好氛围。”兰生中学校长周萍说。 

带班多年,高杨老师的学生毕业后,出国继续深造的不在少数,每每回校看望,一句“还回来吗”,是她最常提的问题。期望优秀人才为祖国贡献所学,兰生的老师们给每一届学生“立长志”,通过语文课和班会课强调长远志向,引导学生珍惜培育、努力读书,未来在专业领域内发光发热,“成为学习的主人、学校的主人、社会的主人、时代的主人。”

励志成才,育人于理;行走实践,育人于行;塑行增智,育人于劳;情怀滋养,育人于心;这是兰生中学的德育理念。

每周的班会课,兰生中学组织各类实践、社团活动、心理辅导、行走参观、劳动体验、讲座节庆……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铸牢健康成长的根基。

日常教学工作之外,兰生中学最重视教师的培养尤其是年轻教师的培育,兰生的老师不仅在讲台上发光,也是课程的开发者,课程理念的展示者。近年来,学校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教师的教学论文质量逐年提高,教师文集《现象》刊发11期、收文近200篇、100余万字。

早发现早培养,探路自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如何早发现、早培养?中学、大学要同心协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让更多在基础学科有天赋的学生及早“冒出来”。

此次签约,复旦大学携手兰生中学、复旦附中,在杨浦区教育局的支持下进一步深化“大学-中学”合作,探索长周期的“干细胞式”人才培养新模式,筹备组建和实施“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项目,通过高水平的数理教育培养具有学科特长、创新能力、实践精神、能够担当未来国家科技战略发展重任的一流科学人才;通过大学-高中-初中贯通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多元化的学习路径,促进学生在数理学科及现代科学领域的深度学习体验和跨越式发展,探索和实践新时代的超常规教育培养模式,突破学段分隔和学科割裂的传统教育瓶颈,为基础教育阶段拔尖创新人才早发现早培育提供可行的示范和引领,努力为国家、为上海探路超常规自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