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连冠!复旦学子获第七届全国高校大学日语演讲比赛特等奖

发布时间:2024-11-11

日前,在第七届全国高校大学日语演讲比赛中,复旦大学2021级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本科生魏澜从35名决赛选手中脱颖而出,以总分第一斩获大赛特等奖。

魏澜(左二)获奖现场

继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2019级本科生张真依、基础医学院2022级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生戴小润获得特等奖后,复旦学子连续第三次摘得特等奖。

一场演讲比赛

比赛当天,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选手在西南大学汇聚,比赛分为两场,上午以“異文化を感じた瞬間”(感受到不同文化的瞬间)为主题演讲,下午则为即兴演讲。

聚光灯下,魏澜在3分钟时间里从容自如。“之前背的次数太多,脑子和舌头都已形成肌肉记忆。现场我用平常准备的方式,以恰当的音量、手势和表情,呈现一场完整的演讲。”

下午,抽中“我最喜欢的动物”这一即兴演讲题目的她,结合与父母旅游时的经历,在限时2分钟内再度表现优秀,获得评委肯定。

两场演讲后,魏澜在会场聆听其他选手演讲,当比赛全部结束,她长舒一口气,为自己点了赞。“第一时间听到自己获得特等奖时,心情比较释然,给多年来不懈努力的自己一个交代。这也是我送给母亲最好的一个生日礼物。”

本次比赛通过网络平台面向全国直播,魏澜的指导老师王菁洁全程关注赛程。在比赛结束后,为她进行点评,“将自己之前所练习到的一些东西出色地展现出来了。” 

一次为时数月的准备

机缘巧合下,魏澜看到学校外文学院对上一届大赛获奖消息的推送,向前辈咨询比赛详情、观看往届比赛视频后,5月中旬,来自国务学院的她向外文学院王菁洁老师发邮件,毛遂自荐,并得到肯定答复。

暑期,她被外文学院推荐为学校初赛选手,为了更好帮助魏澜做赛事准备,王菁洁联系到外教山本幸正,共同指导魏澜备赛参赛。考虑到大四开学初繁忙,在王菁洁的建议下,魏澜把备赛周期拉长到整个暑假。

7月上旬,魏澜的时间都扑在筹备,国务学院7月在泰国举办的澜湄青创赛。下旬,她开始专注演讲稿的写作,收到“感受到不同文化的瞬间”这个演讲题目时,她一度束手无策。查阅新资料、回顾看过的文章、结合自身的经历……魏澜把每一件事情都装进一个文档里,从中提炼、构思,寻找切入点。

最后,她将自己在北京故宫和日本京都游览中感受到的差异进行对比,分享自己亲历的不同文化。“希望通过演讲呼吁大家珍视每一次感受不同文化的机会,接受多样性,用理解和尊重为不同文化构筑桥梁。” 

即便在暑期,魏澜也会每周和王菁洁交流演讲稿,同时准备即兴演讲,乘上AI(人工智能)的东风,魏澜在遇到措辞把握不准时,会问询AI对话,并集中时间向王菁洁请教发音和整体的表达问题。

在魏澜与王菁洁的微信聊天记录中,常常出现满屏的语音消息,“每次我用两个演讲语音提交‘课后作业’,老师会用二十条语音回复我,校正发音等问题。” 

 老师们提供指导意见

九月,魏澜穿梭在国务学院和外文学院之间,每周她都会到王菁洁的办公室进行面对面交流,历经前后十余次的修改与打磨,演讲稿才最终定稿。

骑车去五六教上课大概需要六分钟,魏澜在心中默背两遍稿子,平时洗漱时,她的“伴奏”也从歌曲换成了演讲稿的练习。同样在外文楼,魏澜完成初赛视频的录制。录制过程中,山本幸正一直在旁鼓励,“每次出现发音或语句连贯上的瑕疵都得重新开始录制,实际的录制时间长达一小时。当时老师有急事要处理,但他一直耐心地等我录完。”

9月8日,魏澜提交初赛演讲视频,25日收到入围决赛的通知。决赛前,她从视频里提取去年的35个即兴演讲题目,有意识地进行模拟解答。比赛前一晚,她对着镜子演绎自己的命题演讲,浏览即兴演讲的素材,“打一场有准备的仗”。 

一次因热爱而来的获奖

魏澜逛海贼王展

小学时,《海贼王》等动漫让魏澜对日语萌生兴趣。“如果我能不看中文就能听懂就好了。”告别小学的那年暑假,在父母的帮助下,魏澜开始借助网络资源、购买教材自主系统学习,并在初二通过日语N1考试。

大一入学以来,魏澜想将“基础日语二”作为自己的外语选修课程,弥补自己从未接受过科班教学的缺憾,但由于课程火爆、专业课冲突,直到大四,魏澜的课表中仍不见这门课程的踪影。

这次比赛促成的“小班课”弥补了她的遗憾。凭借对日语的热爱与持续学习,最终魏澜在答辩现场拿下漂亮的成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