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百年,政心赓续 :复旦大学政治学建立100周年志庆大会举行

发布时间:2023-11-18

1923年秋,风雨飘摇中,复旦政治学学科正式创立,走过百年峥嵘岁月,见证民族荣辱与国家繁荣,在今天迎来百年华诞。 

“政者,正也”,从引进借鉴西方政治学,到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一代代复旦政治学人薪火赓续,传承“国箴务实”之政心,坚守“卓越为公”之正气,问道政学之经纬,作育海内外英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复旦政治学学科将继续服务中国政治发展和国家治理现代化,风起帆扬,续写辉煌。

11月18日上午,复旦大学政治学建立100周年志庆大会在相辉堂举行。

“踏上第二个百年新征程,复旦政治学使命在心、责任在肩,应当继续走在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最前列。”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裘新现场寄语复旦政治学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论述,发扬优良学风、光大政治学脉,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和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拔尖创新人才,在推进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和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发展中奋发有为、再建新功,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政治学科和政治学院而砥砺奋斗、勇毅前行。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简称“国务学院”)教授、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2023年“学术贡献奖”获得者孙关宏,复旦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许征,以及来自全国兄弟院校和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联盟外国院校的领导和代表,来自世界各地的院友,关心、支持复旦政治学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离退休教师和学院师生等出席。

中国政治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张树华,中国高教学会国际政治研究专业委员会名誉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安全研究院院长陈岳,政治学“双一流”学科建设单位代表、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部部长徐勇,北大-复旦-吉大国家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合作单位代表、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周光辉,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全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燕继荣,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政治学学科评议组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杨光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安全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唐士其,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1986级本科生、1992级硕士研究生、1995级博士研究生院友徐勇致辞。国务学院院长苏长和作学院发展报告,学院书记刘季平主持。

学术传承,赓续百年。国务学院老教授代表竺乾威、桑玉成、徐以骅、臧志军、陈明明,向青年教师代表授院徽学术印章,青年教师向老教授们献花、行学术传承礼。学院学生向出席仪式的13名退休教师献花致敬。

持续一周多的复旦政治学百年志庆系列活动以“展、志、文、会、友”为主轴,用学术之魂串联学科百年发展历程,是学校11月“文化校历”政治学学科周的重要板块。

1923年,国内国际政局风云变幻、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运动高潮兴起,复旦政治学学科发轫于中国共产党诞生地上海

彼时,作为西方知识体制进入中国的结果,初期的复旦政治学既将国外较新社会科学研究介绍进来,更从观念和实践上呼应中国在内外交困中艰难推进的社会改造和进步思潮。

郑觉民 

政治学系创始人

何葆仁

政治学系系主任

刘芦隐

政治学系系主任

留美归来的郑觉民挑起创始重任,讲授政治学、国际公法、宪法与公民学等课程。同样留美归来的何葆仁、刘芦隐加入队伍,三人一同增订课程、添募款项、扩招学生……师生一德,于中国现代政治学教育发端处,以政治之学问,探寻民族复兴之道

孙寒冰 

费巩

△ 梅汝璈(前右一)

1937年,抗战爆发。复旦政治学系一分为二,各处沪渝两地,师生以救国救民为己任,投身革命事业。孙寒冰,复旦北碚时期教务长兼法学院院长、政治学系系主任,编辑出版《文摘》杂志,发表抗战文章,37岁时因日寇飞机突袭遇难;费巩,一生与专制独裁斗争,40岁时遭国民党特务秘密杀害;1945年,复旦政治学教授梅汝璈就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官,全程参与东京审判,维护了民族尊严,使战犯受到应有惩罚……

1940年的5月27日,日机轰炸北碚,孙寒冰与在场的6位学生不幸遇难,年仅 37 岁

1949年,政治系参加革命工作同学合影

建国初期,百废待举。复旦政治学赓续红色基因,响应党和国家号召,适时进行学科调整。1952年,复旦政治学虽然作为政法学科的重要系所并入新组建的华东政法学院,但学脉犹存。先后成立的马列主义教研室、社会主义教育研究室,以马克思主义原理为指导开展教学研究,不仅仍具有鲜明的政治学专业特征,且奠定了复旦政治学的新传统

1962年政治学系恢复后首批学生毕业留影。

1962年,经教育部批准,复旦大学马列主义教育系改名为政治学系。1964年,为适应中国对外关系新局面、培养国际问题研究人才的需要,根据毛泽东批示,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成立。这为后来复旦政治学大发展乃至大政治学学科格局打下基础,开创了复旦政治学国内、国际政治研究紧密结合的独特学术风格

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复旦大学1980年在全国率先恢复政治学专业,在国际政治系建立政治学教研室,次年即开始招收改革开放后的全国第一届政治学专业本科生。

全国第一期政治学讲习班结业留念

在邓小平关于政治学等学科“赶快补课”的呼吁下,复旦政治学再次站在了历史潮头。1982年,复旦主办了全国政治学第一届讲习班,为22个省市培养了60多名学术骨干,点燃政治学在全国恢复、发展的“星星之火”,被称为“新中国政治学的黄埔一期”

如今,复旦政治学学科稳固根基、守正创新,形成了以政治学为主体,国际政治、公共管理为两翼的大政治学学科融合发展格局,继续稳居全国前列,引领政治学发展潮流。

 

政治学是一门治国理政的学问,国泰民安、政通人和是政治臻于郅治的追求。

“卓越为公”——这四个大字,是复旦政治学精神品格的最佳诠释,贯注于悠悠百年发展长河。服务人民、服务时代、服务国家的社会责任感与学术使命感,根植于每个复旦政治学人内心。

中国政治学学科发展的重要节点,他们上下求索,未曾缺席——

陈其人

《资本论》是著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家陈其人一生中的关键词。立志“为穷人摆脱贫困而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他,在殖民地理论、帝国主义理论和南北经济关系研究领域建树颇丰。

王邦佐

当代中国政治学学科的主要奠基者王邦佐,对改革开放后中国政治学学科恢复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建设性阐释和中国政治发展研究作出开拓性贡献,被称为“政治学家里的政治家”。

曹沛霖

通过主持翻译《比较政治学》等项目,曹沛霖在比较政治制度、中国政治等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研究,主持翻译的《比较政治学》影响几代政治学人。“‘比较政治学’这个名字,就是我们定的。”他说。

孙关宏

孙关宏在中国政治学学科恢复与重建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致力于政治学本土化建设,与时俱进编写多部政治学原理教材,是改革开放后复旦政治学的奠基者之一。

《比较政治制度》

《政治的逻辑》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政治学概要》《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行政学导论》《政治的逻辑》……一本本复旦学人通力编撰的教材著作,以历史和逻辑线索,串联起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关系的主线。

论文,要写在祖国大地上。复旦政治学师生积极为国家、地方发展建言献策,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宝贵智慧。

刘建军教授的《居民自治指导手册》

学问,要沉至百姓生活里。刘建军主编《居民自治指导手册》,对新时代社区治理提供理论指导;熊易寒主编《城市治理的范式创新:上海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为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提供“上海样本”……

熊易寒教授主编的《城市治理的范式创新:上海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新书发布会

扎根中国,亦联通世界。复旦政治学始终保持开放视野,推进国际化办学战略,引进、吸收和借鉴国外政治学研究的优秀成果,在国际舞台上发出复旦政治学的最强音。正是在此意义上,复旦政治学在知识体系上多元一体,在精神气质上中正平和、兼容并包。

国务学院先后与牛津大学、巴黎政治学院、多伦多大学、隆德大学、庆应大学、华盛顿大学、悉尼大学等70多所世界知名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

凭什么说一个学科一流?还要看它培养的人才。

作为全国百家党建标杆建设院系之一,在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过程中,复旦政治学始终将教书育人摆在核心位置,并形成一个共识:发展政治学学科不仅是为治国理政、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更重要的是为国育才,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

从最初只有数名学生的小系,发展至现如今每年录取近千人的规模,百年之间,复旦政治学培养了大批具备全球视野、国家意识、科学素养和人文情怀的各领域顶尖人才。

 首届MPA学生2004年毕业留影

这里还孕育了中国的公共管理硕士项目(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简称MPA),撰写了国内首批中国的MPA教材。从2001年成为全国首批招收MPA的院校之一,复旦已培养近5000名MPA项目毕业生,为党和国家输送高素质公共管理人才。

“作为一名基层党报工作者,当初所学的知识是我如今判断基层治理成果的工具。”国务学院2019届政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民日报社西藏分社记者、第十八届“西藏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徐驭尧说。

“老师鼓励我们响应国家战略需求,做具备国际视野的全球治理人才。”国务学院2021届国际政治专业博士研究生、复旦大学优秀博士论文获奖者张雪滢曾在德国20国集团峰会担任中国青年代表团团长,于国际舞台上传播中国声音。

而说起“第一门课”,“政治学原理”是很多复旦政治学学子共同的答案。自1981年政治学成为独立学科以来,这门课就以基础性“大课”的身份,成为学科安身立命之本。

历经几代学人耕耘浇灌,这门课就像一棵大树,日益根深蒂固、枝繁叶茂。“从这棵大树上生长出各种枝桠,代表着不同的研究领域、不同的专业课程,最终构成了政治学学科相对完整的培养体系。”如今领衔这门课程建设的陈周旺教授这样形容。

复旦政治学学科群主编的学术集刊

以课程为起点,复旦政治学学科注重建设本土政治学教材体系,将政治学理论与中国实际、中国经验相结合,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理论的内涵,不断对政治学教材进行修订、扩展,使之体系化、完整化,迄今出版教材超过100种,覆盖主干课程80%以上。

外交学系张骥教授的课程强调打通第一、第二课堂,把实践带进教室。

第一、第二课堂亦全面打通。教师以各种方式引导、支持学生开展政策调研、社会服务和民间外交实践,孵化出多个由学生自主创办、具有世界影响的青年民间外交品牌,让政治学的育人工作服务于国家发展、服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国务学院学生自主运营的青年全球治理创新设计大赛 (YICGG)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治理与发展青年创新设计大赛(YICMG)合影

国务学院2007年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共同发起创办“青年全球治理创新设计大赛”(简称YICGG),2015年创办“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治理与发展青年创新设计大赛”(简称YICMG)。这两项赛事面向全世界青年,鼓励他们探讨全球治理问题,进行人文交流,已成为青年参与全球治理领域有影响力的国际品牌。超过50%参加过YICGG的选手,之后继续以各种方式参与全球治理和国际公共事务;通过参与YICMG,关注着澜湄流域治理问题的青年们提出的有效方案,被落实为创新创业的真实行动。

2018年起,复旦大学与上海荣昶公益基金会联合设立“荣昶学者”全球治理人才培养项目,培养富有学术潜力、乐于代表中国长期投身全球治理的优秀学生,通过“荣昶学者-荣昶高级学者-荣昶优秀学者”的渐进式培养,形成支撑中国引领全球治理的专业人才“蓄水池”。目前,项目已评选支持了 231 名荣昶学者,199 名荣昶高级学者,11名荣昶优秀学者。

进入新时代以来,复旦大学大政治学学科格局基础更为坚实,政治学、公共管理、国际政治、国家安全学、区域国别学等多学科融合发展。

以国务学院为学科建设主体,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研究院、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全球公共政策研究院、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等参建单位共同组成大政治学机构群,形成了教学、科研、咨政、传播为一体的学科体系,成为了复旦园中独特的学科生态。

“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指出。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和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尤为必要。

近年来学院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创新团队出版的部分成果

复旦政治学担当使命主动作为,将建构中国特色政治学、公共管理、国际关系知识体系作为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第一个重点方向。“在国际传播中讲好有学理支撑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故事,需要社会科学工作者将概念化、体系化、系统化知识,提炼、概括、总结中国式现代化的知识体系。”苏长和认为。

围绕这一重大命题,复旦政治学学科近年来重点攻关。一是加快自主知识体系研究,编辑出版“政治逻辑丛书”和集中体现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成果的多卷本《中国政治学研究手册》;二是将自主知识体系构建贯穿到教学教材育人中,以“中国政治学教学法”引领教学教材改革。

政治学研究与方法工作坊连续举办了10届,吸引了海内外众多知名政治学者参与。

政治,民主,现代化……这些耳熟能详的词汇背后,定义与逻辑究竟为何?新一代复旦政治学人,旨在结合中国政治新的发展与实践,继前辈所开创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学科体系之后,交出一份崭新答卷。

陈明明教授的《马克思主义政府原理的中国逻辑》,刘建军教授编著的《政治逻辑: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学》,李瑞昌教授编著的《行政逻辑》,潘忠岐教授编著的《中华经典国际关系概念》,唐亚林教授撰写的《政党治理的逻辑: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理论与实践》,郭定平教授关于新型政党制度的研究,陈周旺、汪仕凯教授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研究成果,陈志敏、苏长和、张骥、郑宇、薄燕、沈逸等关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全球治理理论的研究等等,体现了新一代复旦政治学人、公共管理学人、国际关系学人在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中的新思考、新探索。

缅怀来路,深感任重道远。展望去程,仍须砥砺前行。2018年,复旦国务学院第三次党代会提出到本世纪中叶三步目标:到2025年,政治学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阵营;到2035年,政治学整体水平进入世界一流前列;到本世纪中叶,把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学科建成世界顶尖学科。

一百年,对于个体而言,沧海桑田,对复旦政治学来说,正值风华正茂。当嘹亮的时代号角吹起,我们眺望远方,心中闪耀着的,始终是“卓越为公”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