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个国际档案日来临之际,6月8日上午,复旦大学档案捐赠仪式在子彬院隆重举行。校长金力、党委副书记尹冬梅以及部分捐赠者代表、征集联络员出席了仪式。
金力讲话
金力在讲话中从构建复旦记忆宝库的高度深入阐述了做好档案征集工作的意义,高度肯定捐赠人积极向学校捐赠档案资料、为学校留下了可贵的文化和精神财富的善举,表示不计功利、踊跃捐赠的公益精神也将伴随着这些档案永远地传承下去,同时希望各位捐赠者和征集联络员继续支持学校档案工作。要求学校档案部门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开展档案资料的开发、利用、展陈等工作,弘扬蕴含在档案里的复旦精神和家国情怀,充分发挥档案的育人功能,激励更多的学子继承和发扬复旦悠久的学术精神与传统,为国家和民族作出更大的贡献。
金力还逐一为王生洪、陈恕行、颜志渊等14位档案捐赠者颁发了捐赠证书。
金力为档案捐赠者颁发证书
档案资料捐赠工作还离不开热心人士的牵线搭桥,会议聘请周桂发、徐宏波、刘莉、李华、颜志渊、华彪等6位老师担任档案征集联络员,尹冬梅副书记向他们颁发了聘书。
尹冬梅副书记与征集联络员合影
档案馆馆长黄岸青介绍了近年来的档案征集工作情况,三年来档案馆接收捐赠的档案资料超过1600件,这些珍贵档案,丰富了复旦大学档案馆馆藏,为校史馆、医学院院史馆、玖园爱国主义教育建筑群的展陈以及红色出版物提供了珍贵、生动的史料,对更好地弘扬学校传统、开展立德树人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
黄岸青还就捐赠品的形成背景、形式特点以及收藏价值作了详细的介绍。
一“人物档案”系列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证书、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证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爱尔兰国立大学、韩国全南大学授予的荣誉博士学位证书
捐赠人:王生洪,1998年至2009年任复旦大学校长
此次捐赠的获奖证书以及国外大学荣誉学位证书,不仅展示了王校长在教学科研领域的突出成就,还记录了他在担任复旦大学校长期间积极致力推动复旦与海外大学的合作与交流的努力与贡献。
苏步青题“复旦大学学生自助实验百货商店”
捐赠人:史一兵,1978级复旦大学计算机系校友
1985年3月5日,复旦大学学生自助实验百货商店开张营业,史一兵任第一任总经理。这是上海高校中第一家学生自助商店,时任复旦大学名誉校长苏步青亲自为它命名,并题写店名。
王蘧常赠谢希德、曹天钦夫妇的八言联1副、谢希德校长参加历届党代会、政协会议、妇代会 的证件38件,谢校长签发的聘书2件
捐赠人:曹惟正,谢希德校长之子,1977级复旦大学物理学系校友
此前,曹惟正校友多次捐赠了谢校长的著作、任命书等多件档案资料。此次回国,又整理出了多件材料捐赠学校。王蘧常先生曾任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其书法独开生面,卓然一家,人称蘧书、蘧草,声闻海内外。“博士风高 一身兼八,嘉耦天合 并世无双”,这件书法作品是谢校长夫妇与王先生交谊的见证。同时此次捐赠的谢校长1985年至1992年参加历届党代会、政协会议、妇代会的代表证、出席证等,更是重现了谢校长积极参政议政、尽职国事的履痕和风采。
颜福庆院长生前使用过的铜制呼唤铃、烟灰缸
捐赠人:颜志渊,颜福庆先生长孙、复旦大学放射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多年来,颜志渊先生陆续整理、捐赠了颜福庆院长生前使用过的怀表、钢笔、印章、吸墨辗和护照等多件实物,在医学院建校95周年前夕,再次捐出2件珍贵实物。一件为清朝古董,系颜福庆院长自194O年代居住在武康路旧居时使用的铜制烟灰缸,一件是1962年颜福庆院长赴香港时亲戚所赠的手摇呼唤铃。
谈家桢院士使用过的茶壶(仿制),笔筒1件,《谈氏宗谱》1套(6册)
捐赠人:谈伟光,谈家桢院士侄孙,中国紫砂博物馆名誉馆员、江苏省企业家协会常务理事、宜兴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
紫砂壶系以谈老生前所用为原型,精心仿制而成,属宜兴紫砂精品之作,为玖园谈老旧居展陈增添了新的展品;此次获赠的《谈氏宗谱》为1套6册,是深入了解谈氏家谱文化和家风传承的重要研究资料。
陈恕行院士备课、讲课笔记
捐赠人:陈恕行,复旦大学数学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这些珍贵手稿包括《数学物理方程》《二阶椭圆型偏微分方程》《仿微分算子》《关于一阶方程组边值问题局部可解的必要条件》《关于奇性反射问题》《偏微分方程边值问题局部可解的必要条件》等,其中既有硕士生课程备课笔记,又有博士生课程备课笔记,生动展现了陈院士严谨求实、励精治学的学术追求和大师风范。
二“校史文物”系列
杨庆燮老校友的复旦大学中英文毕业证书、私立复旦实验中学毕业证书、1934年春季复旦大学系际越野比赛个人第一名奖牌,1943年结婚证书以及各类证书、照片等
捐赠人:杨思泽,杨庆燮老校友之子。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毕业后,于1979年返回大陆,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从事等离子体及等离子体材料表面改性研究工作,研究员
杨庆燮是1931级复旦大学社会学系老校友,于复旦求学期间,亲历了“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作为一名爱国青年,他参加复旦学生义勇军,展露了一位爱国青年抛头颅、洒热血的抗日爱国精神,1932年在虹口公园炸死日军白川大将的炸弹就是复旦化学系教师林继庸带领杨庆燮等人制造的。杨庆燮的复旦大学中英文毕业证书,由时任复旦大学校长李登辉于1936年1月签发;而1934年春季复旦大学系际越野比赛个人第一名奖牌,以最鲜活的珍贵实物展现了复旦独特的体育文化传统,同时也填补了馆藏之空白。更为珍贵的是,此次捐赠的还有1943年杨庆燮与夫人熊嘉珂的结婚证书,征婚人邵力子先生,曾任复旦大学教授、校董。
与复旦大学有关的北碚时期中国银行票据8件
捐赠人:袁皓、汪海。袁皓系1965级经济学系校友,2007年至2015年曾任复旦大学安徽校友会会长,汪海系资深收藏家
天府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嘉阳煤矿股份有限公司支票,上面盖有总经理孙越崎印章。孙越崎是著名爱国者、实业家,复旦大学早期校友,复旦大学世界校友联谊会发起人。凌治彬、张默生等人的相关票证。凌治彬是复旦大学1939级新闻系校友,中共地下党员,北碚复旦大学支部成员。张默生是著名学者、教育家,抗战时期曾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这些票据从另一侧面真实呈现了复旦校友在北碚时期的时代印记。
复旦大学法学院社会系1952年本科毕业证书
捐赠人:王伟,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
这张毕业证书上盖有复旦大学教务委员会主任张志让、校务委员会副主任陈望道和法学院院长胡曲园的签名章,证书背面有毕业生全部课程的成绩单。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始建于1925年,1952年院系调整时撤销,直至1988年方才恢复。这张毕业证书,颁发于社会学系停办前夕,有着特殊的意义,也弥补了馆藏法学院社会系老文凭之缺。
《复旦通讯》(共32册)、华东革命大学《改造》报刊一套(2册)、《上海第一医学院》礼品瓷盘1对、《上海一医》(第1期至第483期)报刊一套
捐赠人:周鹏,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统战部部长
《复旦通讯》杂志为台湾出版的文史资料。涉及1949年赴台复旦教职工、学生相关回忆录及校友在台工作生活情况。上海解放初期,华东地区教育部门借复旦大学邯郸路校区举办了华东革命大学培训班,部分复旦师生参与其中。华东革命大学《改造》报刊辑录时段涵盖了整个办学阶段,为存世孤品。1952年院系调整,原国立上海医学院更名为上海第一医学院。为庆祝更名,医学院委托民国知名瓷器公司建华瓷业公司定制江西景德镇瓷盘一批作为赠礼。本对瓷盘胎质细腻、釉色清新、做工考究,器物及配套附件支架完整,存世稀少。《上海一医》报刊涵盖了1982年复刊号至2000年与复旦大学合并前全部期数,是系统了解改革开放后原上海医科大学医、教、研、管各项工作的重要文史资料。
吴建屏院士使用过的1940年代医疗器械
捐赠人:吴晓晖,吴建屏院士之子,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研究生院院长
吴建屏校友1951年进入上海第一医学院学习,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随张香桐先生从事神经生理学研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这些医疗器械是吴院士父亲1940年代在上海挂牌行医时购置,后被吴院士常年在家中使用。
郑葆芬教授各类证书、证件、聘书、手稿、著作和照片等
捐赠人:陈晓东,郑葆芬教授女儿,同济大学社科版学报编辑,副编审
郑葆芬教授是西南联大1945届校友,1949年,郑葆芬教授从浙江大学调入上医后,一直在上医工作到退休,见证了上医从“国立上海医学院”到“上海第一医学院”“上海医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发展变迁。此次亲属捐赠了238件郑葆芬教授生平档案资料,包括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毕业证书、各项荣誉证书、聘书、手稿、著作、照片,以及上海医科大学明信片、浴票等饱含上医记忆的实物。这些档案资料不仅展现出她的个人奋斗史,也从侧面折射出我校生物物理学科的创业史与发展史。
郭元鉴老校友复旦大学1946年毕业证明书、就读时期所用教材、英文打字机
捐赠人:郭其钊 郭其雯 郭其苹,郭元鉴老校友子女
郭元鉴老校友194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商学院,《劳氏成本会计》《决算表之编制及内容》《决算表之分析》均为其求学期间所用之教材,手提式英文打字机是做作业的重要工具,多年珍藏,完好保存,鲜活呈现了当年复旦学子的求学痕迹和时代风貌。
《国立复旦大学1946年秋毕业同学录》、国立复旦大学旧信封
捐赠人:祖铖,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2021级博士生
《国立复旦大学毕业同学录》编于1946年4月重庆北碚嘉陵江畔,时值抗战胜利学校返沪前夕。该刊封面有邵力子先生题签及印章,内有本校简史、校舍照片、复旦教师名录及毕业同学名录,是研究复旦校史的珍贵史料。
与会人员发言,感谢学校给予的荣誉,也为这些捐赠的档案资料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利用感到欣慰,纷纷表示继续努力,以进一步丰富学校典藏。
与会人员发言
子彬院前合影
6月9日是第16个国际档案日,当天上午学校档案馆还将联合上海市杨浦区档案局(馆)举办区校国际档案日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发布两家单位联合摄制的“追寻初心路 奋进新征程——走进玖园里的红色档案”宣传片,读史老张作“档案里的复旦”专题讲座。
当天中午,复旦大学档案馆、上海市杨浦区档案局(馆)将在光华楼东侧举办“奋进新征程 兰台谱新篇”档案宣传咨询服务活动,进一步普及档案知识,提高广大师生的档案意识,解答存档、用档过程中的疑问,营造重视档案工作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