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建立健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体系,发挥党组织和群团组织的重要作用。建设好教职工和学生活动中心,校园文化环境与场所布局合理,活动丰富,管理有序。师生文化活动丰富,管理规范,引导有力,通过综合素养课、讲座、论坛等形式开展内容丰富的人文教育。

一、发挥校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校文化建设委员会作用,强化文化育人工作的系统设计和统筹力度。

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牵头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复旦大学曾3次获评全国文明单位,连续18次获评上海市文明单位

文化建设委员会牵头制定文化发展规划、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系统推进校园文化育人工作。

二、校园文化环境与场所布局合理,活动丰富,管理有序。

1、书院公共空间。复旦大学书院制以“立德修身”为核心使命,聚焦“全面发展的第二课堂、文化育人的生活园区、师生共享的公共空间、学生自我管理的教育平台”四大功能定位,立足学生的价值引领、人格养成和全面发展,不断提升平台的育人能级,将学校丰富的育人资源有效集聚和下沉到书院,将书院真正打造为学生学习、文化、生活共同体,为学生的终身发展与幸福生活奠定基础。书院依托自我管理委员会等学生组织和书院公共空间,引导学生实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提升学生领袖能力,打造一站式育人空间。

2、生活园区公共空间:在北区和江湾研究生生活园区内分别设置亚青中心和光华Mall学生活动中心,依托公共空间拓展文化育人平台,开展青书会、顶楼文工团、观影会、Y Tech科技周、假面舞会等文体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2021年,活动总数超2000场,接待人数逾18000人次。

3文化场馆专业化运营。为进一步加强学校文体类专业公共场馆的管理,确保专业场馆规范管理和安全有序运行,提高公共资源使用效益,自20219月,学校在总务处成立场馆管理中心,对学校文体场馆进行专业归口管理,满足师生社团协会、体育锻炼、文艺演出及竞赛等活动需求,负责专业文体场馆的日常运维管理工作。

复旦大学相辉堂作为专业文化场馆,于2018  3 月完成改、扩建,投入使用。其中,秉承修旧如旧原则的南堂,以讲座、会议、小型演出为主,座位数 511 座左右;具备现代化多功能的剧场——北堂,拥有完备的音响、灯光、机械等专业设备、化妆间等,以承接各类会议论坛、大型演出为主,总座位数749座。两个剧场满足了师生演出、活动的基本需求。

2023年以来,随着文化活动需求的逐步提升,截止6月底,相辉堂已举办大小活动共计62场,已超往年全年场次数。

4、学校教工活动中心(工会俱乐部)总面积约3900余平米,涵盖教室、剧场、展厅、阅览室、多功能厅、女性家园、馨愉空间、瑜伽(舞蹈)房、乒乓房、健身房、棋牌室、桌球室、卡拉OK厅、妈咪小屋等活动场所,为广大师生提供了多样化的活动空间。在为教职工服务的同时,根据师生“生物钟”周一至周六全天候免费向师生开放

工会靳以剧场

5、教工小家分布于基础医学院、新闻学院、出版社、数学学院、图书馆等34个院系和单位,总面积达1000余平米。为教职工提供温馨和谐、相互交流交心的空间。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小家可以与党员之家、党建之家、师生之家、退休之家等共建共享,将的功能发挥到极致。

化学系教工之家


49

开展红色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的研究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对学校校史、校训、校风等精神内涵的凝练和宣传。建设并开发校史馆、档案馆、博物馆、名人馆、大学生艺术实践基地等特色育人平台。

一、加强校史编研,弘扬学校文化传统

以校史为题材编排话剧作品。大型原创校园话剧《相辉堂》以抗战时期我校内迁重庆北碚,复旦师生背负国仇家恨、排除万难,筹资兴建校舍的故事为背景,原创系列校史展演剧《追梦百年》以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寻访复旦红色基因为视角,用复旦116年校史中的三个故事展现了不同时代复旦人的追梦历程。通过原创作品展演,形式生动再现复旦辉煌校史故事和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引导师生深入了解复旦的校园文化、治学传统和独特基因,激发复旦师生对母校的情感共鸣和思想认同,从而实现文化育人、精神塑人的目标。在校师生以及校友共计2000余人到场观看,感触深刻,反响热烈。

校园话剧《相辉堂》

制作“复旦记忆”校史系列微视频。“复旦记忆”微信公众号2021全年发布推送30期,及时将档案馆工作动态,校史资料推送给广大读者。

建成“复旦大学历史地图系统”。为梳理和展示复旦百年的光辉历史和人文足迹,让更多的校友能够足不出户近距离欣赏校园风景,开发建设复旦大学历史地图系统(一期)。利用地图承载和集成信息的特性,以地理位置为索引,保存复旦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数据(包括基础地理要素和历史文化信息),通过时间轴展示邯郸校区不同历史时期(1905-2019年)的二维矢量地图和三维场景,同时为后期进一步开发基于地理信息的档案数据挂接和智慧校园的运维提供地理和建筑结构信息基础。

挖掘烈士校友生平事迹,阐释复旦的红色基因。2021年烈士纪念日之际,档案馆特别制作了《复旦英烈颂》视频,缅怀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献出宝贵生命的54位英烈。

二、加强富有特色的育人平台建设

加强玖园爱国主义教育建筑群、复旦大学校史馆、上海医科大学校史馆三个平台建设。

玖园爱国主义教育建筑群:

20206月,习近平总书记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勉励他们继续讲好关于理想信念的故事。自收到回信以来,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持续发挥标杆和引领作用,做好理论学习先锋和实践服务表率,带领广大青年学子争做宣言精神忠实传人。

立足场馆讲好望老故事,自成立以来已服务来自社会各界的参观者近10万人次。在场馆讲解之外,“星火”队与复旦大学博士生讲师团联袂推出百年党史、党的二十大精神等主题宣讲团,面向基层形成理论课程80门,九成队员在场馆外开展理论宣讲300余场。录制《心有所信 方能行远》视频微党课20集,在学习强国等平台播放量超过20万次;为了向国际友人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开发多语种宣讲服务。根据高中、初中、小学不同学段的差异,“星火”队打造包括宣言精神、追望大道、红色基因、强国追梦等在内的4大系列课程,融合党史和校史、融入总书记最新讲话精神,形成针对三类群体的30余门思政课。队员们走进附属中小学、南洋中学、北蔡高中等中小学课堂、覆盖6000余人次,以实际行动让“真理的味道”扎根在“小火苗”的心里。队伍积极探索创新“互联网+党建”“党史+美育”等传播载体,参与创作原创歌曲《望道》、原创校史剧《追梦百年》。在《望道》电影上映之际,推出《望道》电影党课、思政课,目前已开展170场宣讲;推出红色巴士研学实践“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专线”,将中共一大纪念馆、《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古北市民中心等8个学习场景穿点成线,联结形成4个主题路线“套餐”,开展“移动式讲解”,已有34批、1000余人次体验了沉浸式研学。成立五年来,“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薪火传承中讲好宣言精神,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取得了一系列的育人成果,先后荣获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组织、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2021感动上海年度人物提名、上海教育年度新闻人物等荣誉,并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百年初心成大道——党史学习教育案例选编》等,获得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重要媒体的专题报道。

在充分发挥《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宣传教育功能的基础上,完成玖园二期工程——苏步青旧居、谈家桢/陈建功旧居的修缮布展和开馆仪式,三栋旧居以信仰、爱国、科学为主题,构成玖园爱国主义教育建筑群,集中展现了复旦学脉、红色基因和老一辈复旦学人的家国情怀。新建苏步青旧居、谈家桢(陈建功)旧居两支玖园学生志愿服务队,完成90余次讲解,累计服务超1600人次。新建复旦大学虹口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服务基地,组织67名学生开展实践。

《共产党宣言》展示馆(陈望道旧居)和复旦大学校史馆先后荣获上海市杨浦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称号和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称号。20225月,复旦大学玖园爱国主义教育建筑群认定为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扫码云参观玖园爱国主义教育建筑群

复旦大学博物馆:

复旦大学博物馆成立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是上海高校中成立较早的博物馆。长期以来,复旦大学博物馆克服人力、资金等困难,坚持一年12个月向公众免费开放,积极开展藏品、陈列设计、数字化管理等领域的学术研究,发挥了高校博物馆在高校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方面应有的作用。

复旦大学博物馆共有展厅面积约1600平方米,每年举办临时展览的频率为5-6场,近三年年均观众人数超过60000人次,包括高校师生、社区居民、对大学文化和中国历史有兴趣的中、小学生及家长。配合展览,博物馆还通过一系列的展览、公共讲座、文化活动等吸引和服务公众。

上海医科大学校史馆:

校史馆300平米的展板展出了许多珍贵的照片和资料,包括重要历史事件、重要人物及其背后的经典故事等。从创校的艰辛到抗战时期的动荡,从投身抗美援朝到参与国家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各个阶段的历史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升级完善官网“校园地图”,将红色地标点位增至18个,并新增地标图片,进一步增加校园红色文化地标的辐射力。上线复旦校史馆、《共产党宣言》展示馆、苏步青旧居、谈家桢旧居的实景导览功能,打造“云场馆”“云参观”,增强云上复旦校史、红色文化的传播力和引导力。

三、全国性大学生艺术实践基地

1、艺术教育中心音乐与舞蹈教研室是全国性大学生艺术实践基地。复旦大学重点支持复旦大学舞蹈团吴越踏歌精品项目建设,并形成初步的演出和展示基础资源,并举办系列服务社会的活动。

22005年复旦大学被上海市科教党委确定为“上海市大学生合唱艺术实践基地”。2012年,上海市教委成立上海市学生合唱联盟,复旦大学又被推举为首届轮席主席。复旦大学学生合唱团定期举办论坛、联合演出、工作坊等系列活动,如“诗歌讲座与教学工坊”、“东西诗”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系列活动、举办主题音乐会等。活动辐射了上海市教育系统的师生近千余名,提高了师资能力,加强了学生合唱团建设以及成员团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教学理念、表演形式内容、团队管理等方面都给指导与示范,实现了资源共享,不仅丰富校园生活,同时,提升上海青少年合唱教育整理水平。

复旦大学学生合唱团录制《人世间》MV(复旦抗疫版) 


3、上海学生戏剧团及联盟盟主复旦剧社也是复旦最重要的艺术实践基地之一。近年,上海学生戏剧实验中心和上海学生戏剧活动中心以复旦为主开展了多项活动。

上海学生戏剧实验中心以高校戏剧兴趣社团为主要阵地,激活大学生戏剧的兴趣和实践的机会。2022复旦剧社举办了近年来的首次戏剧工作坊。工作坊活动向全校同学开放,挑选了一些常规训练中有趣的内容,希望能够借此机会,推广校园戏剧,让热爱戏剧的同学们切身感受到戏剧的魅力,体验复旦剧社日常的训练风格,并对戏剧训练产生初步的认识。这一活动吸引了百余名同学参加。

在二十大的召开之年,复旦剧社为中共一大纪念馆推出的向阳而生向日葵主题综合实践项目带去了《种子天堂》的剧本朗诵。希望通过《种子天堂》中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著名植物学家、复旦大学教授钟扬的事迹,让观众们深刻感受到“种子精神”的内涵。2022年,复旦剧社演出《培尔金特(节选)》、《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等多出剧目。


4、立足于福建前洋古村落建立前洋书院艺术实践基地。《古村落保护与开发》、《植物标本采集与艺术创作》课程将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用当代艺术的视角和古典的手法进行植物标本的制作、大致了解村落修复,学习测绘并运用3D技术为土木老宅建模。复旦在前洋设教育基地、筹备各种公共空间和博物馆等,吸引学校各个领域的师生和其他外来专业人才参与进来,核心在于教育,希望能将更多中国优质的教育资源发挥出来。

5举办“天问·问天”艺术与科技作品展2022年,在北区三角地3号楼复旦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实验中心举办“天问·问天”艺术与科技作品展,作品包括新媒体艺术、生态艺术、电影、摄影、装置、陶艺、水墨画、油画等。本次展览是艺术教育中心教师和航空航天系的不同专业领域的学者跨领域合作,也是艺术教育中心“大美育”思维的系列成果之一。

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活动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

书院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托人文学科优势,通过课程、学术训练营、读书小组等讲清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和当代价值,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厚植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同时,通过专业式、体验式、浸润式、互动式的系列讲座、研习营、工作坊,打造传统文化月、体验季等书院文化品牌活动,深受师生喜爱,使学生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中提升文化自信,滋养德性。复旦书院文化建设先后荣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展示项目、入选教育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典型案例”和教育部高校原创文化精品项目等荣誉称号。

书院大力培育和推广校园篆刻艺术,推动社团发展、举办展览比赛、启动空间建设、联动校内外资源、结合四史教育,多角度、多维度打造篆刻艺术教育。2021年承办“印记初心——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众篆刻作品展”创新党史学习教育形式,参观人次超过1万;在外联处大力支持下,推出“红色地铁专列”,体现大学责任担当。

2021年,推动庆祝建党百年、弘扬传统文化等高水平文艺演出近十场,举办《海上生民乐》上海民族乐团专场音乐会、评弹经典曲艺会等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

高雅艺术进校园之《海上生民乐》

上海戏曲联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传统戏曲为载体,以本市部分高等院校为平台,以教学、演出、比赛等方式为手段,对向普通学生普及、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主要工作为大中小一体化戏曲教学、戏曲成果展示、戏曲比赛三部分。

大中小一体化戏曲教学:进一步加强复旦大学现有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中国戏曲·京剧》的课程建设。在第一课堂的基础上,复旦大学把对戏曲有兴趣的学生组织起来,建设学生戏曲社团余音社,作为戏曲文化深入的第二课堂。不仅如此,我们还将戏曲课程推进至幼儿园及中小学,分别在复旦附设幼儿园开设《木偶戏表演》课程、复旦第二附属学校小学部开设《戏曲舞蹈》课程、复旦大学第二附属学校中学部开设《越剧表演》课程、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开设《戏曲艺术赏析》课程等。自幼儿园至大学的课程均由戏曲专业的老师进行讲授。

2、革命文化育人

深入开展“红色基因铸魂育人工程”和“党旗领航铸魂育人工程”,牵头打造主题鲜明、立意深远的红色文化新地标,进一步拓展红色文化育人载体。清明节前落成烈士纪念雕塑,打造烈士纪念广场,成为复旦师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主阵地。先后举行“缅怀英烈守初心  明理增信担使命”追思英烈活动和烈士纪念日纪念活动,传承好复旦英烈精神所凝练成的红色基因,激发当代学子为国奋斗之动力。落成宣言广场,与马院、马研院、党建创新实践基地融为一体,形成全方位育人交互融合的全新场域。

烈士纪念雕塑

通过实施本科党建“传承”计划。启动“百项资源迎百年·学生思政教育资源库”建设,组织院系初步完成100个项目,遴选30个精品项目。通过实施本科生党建“力行”计划。

开展“相约相辉”观影日活动,结合重要节日、纪念日开设党史系列电影专场,2021年度共播放21场,师生们通过观影感悟百年光辉历程、百年丰功伟绩。

邀请《觉醒年代》剧组进校园,让复旦学子与剧中的革命先辈展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觉醒年代》剧组进校园活动

3、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育人

打造“望道大讲堂”品牌活动,邀请“七一勋章”获得者吕其明、黄宝妹来校报告,在老一辈优秀共产党员的亲身讲述中,学习党史、坚定为党为国奋斗的理想信念。

“望道大讲堂”邀请“七一勋章”获得者吕其明、黄宝妹来校报告


50

组织参与“大师系列”校园剧、“礼敬中华”、高雅艺术进校园、大学生校园歌会等各类文化活动,努力打造校园文化品牌。

一、精心组织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活动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各院系、党支部制定学习培训方案,制作发放党的二十大精神导学 PPT、口袋读本、“研读新时代”系列视频等学习资料包,引导研究生深入自学、交流互学,开展好自学自测、书记领学、宣讲导学、研讨互学、实践研学,引导学生全面把握、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核心要义、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分层次开展骨干轮训,面向学工队伍、学生骨干举办系列专题培训,面向研究生党支部书记举办专题红帆论坛2期,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新上岗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党校发展对象培训班、研究生团校的重点内容,累计面向骨干组织专题培训8场,覆盖1000人。多形式开展学习宣传。

深入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面向研究生党员开展“强国奋斗勇担当”学习实践活动,强化成才观、强国观教育,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用好实践基地、专题研讨等方式进一步创新形式学理论,提升理论学习系统性。以“科学精神与创新能力双强化”为重点开展研究生科研报国信念教育,组织“复旦科学家精神巡礼”,激发学生党员报国强国志向。结合“1+1+1”工作要求,引导研究生党员主动承诺践诺,组织“青春践行二十大”春季社会实践、“行走祖国大地,投身强国建设”暑期实践、研究生“城市治理金点子”实践案例大赛等,在报国成才中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使命担当。

二、开展我为宪法送祝福东方讲坛系列法制宣传活动

2022124日是我国的第9个国家宪法日,为响应普法宣传教育的号召,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复旦大学依托专业院系与相关社团,举办我为宪法送祝福线上活动,纪念现行宪法的诞生,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

结合当前科研过程涉及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举办了东方讲坛之知识产权实务专题系列讲座,接续邀请了数位知识产权领域的资深律师,为同学们多角度、深层次地介绍了知识产权领域的相关知识,旨在帮助同学们运用知识产权法保护自己的智力成果。同学们广泛参与,与嘉宾展开积极互动,反响热烈。为引导青年以实际行动促进国家法治建设历程,组织青年开展民主协商,召开立草案说明会、专题议事会等系列活动,畅通青年参与法治建设途径,贡献青年力量

三、开展国家安全日专题宣讲

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关心、维护国家安全,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为了提升广大师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利用海报、网站及微信公众平台共享国家安全教育知识,安全志愿者同学们也踊跃参与,各类面向师生的国家安全主题教育活动密集举行,以实际行动为维护国家安全担责。

四、“四史系列”校园剧、好美复旦”系列活动、一二·九主题歌会、《西望》话剧项目

赓续复旦红色基因,充分挖掘复旦校史的育人内涵,各书院自编自导自演,先后推出了五部专属各自书院的的大师剧,使大师剧成为新生入学教育的新载体。《陈望道》大师剧作为红色基因铸魂育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望老的家乡浙江义乌大剧院成功上演。2021314日全新打造的《谢希德》大师剧在相辉堂上演,在纪念谢希德老校长诞辰百年的同时,献礼建党百年。大型原创校园话剧《相辉堂》展演、原创系列校史展演剧《追梦百年》展演并于2023年5月重映,形象生动再现复旦辉煌校史故事和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反响热烈。

校史剧《谢希德》

校史剧《陈望道》

着力打造“好美复旦IP”2022年秋季学期开展了一系列在师生中知名度较高的项目,如迎新阶梯,通过对叶耀珍楼门口多功能厅的大楼梯进行改造,将其营造为校内另一文化景点,丰富校园文化生态;光草月亮灯,中秋节期间在光草设置直径四米的巨型月亮,营造中秋氛围;北区音乐岛,在北区食堂放置三角钢琴,美化用餐环境的同时为热爱音乐的师生提供陶冶情操的练习场地;“我们这十年”展览,通过美化教学楼墙面,悬挂文化艺术作品,进一步营造温馨美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复旦师生创造身边的艺术舞台。

光草月亮灯

北区音乐岛

“我们这十年”展览

为纪念“一二·九”运动87周年,引导复旦青年赓续红色血脉,继承宣言精神,激扬青春理想,彰显青年担当,为强国追梦,以奋进的姿态,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校园文化中心开展一二·主题歌会,共组织28个院系(联队)报名参与,决出金奖1名,银奖2名,铜奖3名,优胜奖4名。以合唱比赛的形式,引导复旦学子在红色歌曲的传唱中追忆光荣历史,牢记初心使命,并在比赛中凝聚队伍,振奋精神,展望未来。

2022年一二·九主题歌会

话剧《西望》以研支团为原型,以复旦大学研支团23年来真实支教经历为来源,力图展现支教大学生敢于吃苦、乐于奉献的精神,号召青年人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将小我融入大我,用青春和热血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20221127-28日,《西望》话剧首次在相辉堂展演,取得圆满成功。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新时代的复旦人以《西望》回应习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对青年人的殷切希望,展现当代青年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远大抱负。

《西望》话剧在相辉堂演出

五、大力推行“强国追梦 艺起前行”美育专项

2022年度3月起,为配合学校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新时代美育的讲话精神,由复旦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联合校外多家单位打造的6强国追梦艺起前行青年艺术家进复旦主题讲座如期开展,以美育人,以文化人。

6场讲座均以腾讯会议形式举行,并通过复旦大学“b站官方账号同步直播,场均吸引约2000人次观看,其中上海市芭蕾舞团青年老师与复旦师生齐聚线上传递浪漫的美的一课吸引了近6000人次观看;上海的声音、春天里的爱、徽墨知多少、歌剧:艺术皇冠上的明珠、德奥与法国音乐剧的历史发展及风格差异等讲座通过邀请国内文化艺术界名人、学者与全校研究生对话交流,解读原创文化作品的创作历程及其内在蕴含的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研究生在欣赏文化、感受艺术的过程中培育人文精神,陶冶审美情趣,提升审美品位,树立文化自信,也都取得了良好反响。

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团委联合复旦大学党委研工部启动“强国追梦·艺起前行,青年艺术家进复旦”系列线上活动

六、打造文体活动品牌

通过开展“歌王旦生战”、研究生迎新晚会、研究生毕业晚会、江湾游园会、小研点播台等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提升各校区院系研究生团学组织与社团的活力,进一步促进各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举办“院系杯”系列羽毛球、篮球、足球等体育赛事,共计一百余场比赛,累计参与人数2000余人。举办敢为“泳”者先主题游泳比赛、乐跑赛、“小研健身”线上打卡等特色体育活动,在校园内掀起了一波全民健身、乐活人生、共享健康的热潮。在疫情封闭管理期间,创新性地把体育活动转到线上,举办了三期“小研健身”线上打卡活动,参与同学打卡热情高涨,打卡形式丰富,对丰富同学们封闭期间的文体生活具有重大意义。


  

支撑材料:

让烈士回家!复旦烈士纪念雕塑、纪念广场今天揭幕

“七一勋章”获得者吕其明:“我这一辈子,就是做了一件最重要的事!”望道大讲堂第一讲开课!

“七一勋章”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黄宝妹走进复旦,向“00后”讲述她“衣”心织梦、“衣”生为国的故事

“印记初心”大众篆刻作品展开幕,展出300余件大众作品

《觉醒年代》主创人员今日走进复旦!跨越百年时空,两代青年对话

小研直播预告 | 10月4日 复旦校园话剧《相辉堂》

手指点一点,穿越百年复旦校园——“复旦大学历史文化地图系统”上线

准封闭阻挡燃烧卡路里?不存在!小研健身赛陪你动起来!

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团委联合复旦大学党委研工部启动“强国追梦·艺起前行,青年艺术家进复旦”系列线上活动

我校师生原创老校长大师剧《陈望道》面向新生上演

腾飞书院原创老校长大师剧《巍巍学府》面向新生上演

志德书院原创老校长大师剧《马相伯在1913》面向新生上演

原创校史话剧 《天地玄黄马相伯》在相辉堂上演

《种子天堂》荣获第六届中国校园戏剧节“优秀展演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