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充分发挥校园网、广播电视台、校报校刊、电子屏、两微一端、公告栏等宣传渠道教育功能,健全校内媒体的审批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防范制度,建立网络管理工作队伍

一、推进媒体融合,深化新闻宣传

通过微信公众号和视频号开展网络思想文化建设和网络文明素养教育。努力拓宽教育阵地渠道,引导广大师生主动参与到网络文化生产中来。

2021年学校完成融媒体中心主体队伍建设,初步建成融媒体指挥调度系统、融媒体新闻生产系统、校园媒体管理系统、媒体资源管理系统;初步建成协调统筹全校媒体的“中央厨房”系统,形成以“一报、三网、一台、一站、一小程序、两微、N端”为基本架构的融合传播矩阵。

各平台新媒体号影响力持续扩大。抖音、快手双双突120万粉丝,微博用户380万,微信公众号粉丝数逾60万,头条号粉丝超30万,B站超过43万,整体复旦校级新媒体矩阵覆盖800万粉丝。《复旦》校报每年出版二十余。其中,出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刊,推出党史学习教育”“复旦百人百事”“红色基因、赓续百年”“老教授谈教书育人等专版专栏。学校门户网站共发布要闻、综合新闻、一线动态等各类新闻3350余条。

近五年,广播台放音节目850次,线上推送300余篇,推出《圆桌派》新节目形式。成功举办第8届校园广播新人大赛,参赛选手达147名,复赛作品推送获得当周校园热文榜首。微信累计发送图文信息571篇,单篇阅读数创下440+新高。微博发布图文2189条。在抖音、快手、微视、央视频、B站等视频平台发力,视频发布作品1000余条,播放量超过3亿。短视频平台快手粉丝数达132.7万,抖音粉丝数达129.4万,视频平台粉丝总数超过320万。音视频作品均获得 “全国高校网教育秀作品推展示活新媒体类多项奖项、上海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多项奖项。作为联合主办单位参与人民网与中共杨浦区委宣传部主办的我们的城市·上海短视频大赛,全校参赛作品70余条,获得优秀作品二等奖、优秀奖等奖项。

《复旦》校报

除复旦大学官微外,复旦还有许多优秀的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公众号复旦研究生一直以来致力于用环境塑造行为、用创新开创格局、用思考定义自己。通过发布与研究生思想政治、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文章,在新媒体平台上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状态起到正面引导的作用,利用微信平台以及视频号以春风化雨的形式传播主流价值观等。“复旦研究生”也接连推出专属表情包、文创日历板、复旦小镇主题H5、专属PPT模板、毕业季壁纸等,以更丰富的新媒体呈现形式,助力开学迎新、毕业送别,营造良好校园氛围,宣传校史文化。同时,复旦研究生也开展了微信视频号的初耕工作,进一步完善微信矩阵,丰富媒体形式。通过推送“新生心语”“十佳三好导学团队”“优秀毕业生”“国奖是如何炼成的”等系列专题人物,在关键时间节点,结合典型人物及其优秀事迹,营造尊师重教、朋辈引领的良好氛围; 新增“「研」生有趣”“「研」之有物”“「研」学无崖”“「研」行有为”“「研」途同行”四个专题系列,展现研究生的专业视角、社团风采、科创能力和服务事迹,回应时代之问,凸显复旦研究生的全面发展。

卿云歌累计发文1300余篇,阅读量近200万。密切关注校内师生有影响力的微信公众号482个,发布353期公众号和热文影响力排行榜,突出正面导向。加强网络阵地建设,根据学校网络育人三年行动计划,结合陈望道老校长翻译《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问世100周年,策划举办望道新传媒奖评选,引领校园网络文化的正确方向,推动形成正向、繁荣的校园网络文化育人生态。与党委宣传部共同启动复旦大学网络育人联盟建设,汇聚校内外更多力量参与网络育人工作。已吸纳联盟成员156个,包括网络育人团队、学生组织、师生个人、实践基地,涵盖微信公众号、微博、B站、抖音等多个平台,进一步引导校园网络发展的正确方向。

“团团在复旦”是共青团复旦大学委员会官方公众平台。微信公众号累计发文1900余篇。积极配合强国追梦,铸魂育人行动,时刻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推出复旦大学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系列推送、建团百年系列微团课等。团团在复旦微信公众平台、视频号、B站号协同发力,深入了解并竭力满足广大青年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做到引领青年、服务青年、凝聚青年。推出复旦青年喜闻乐见的新媒体作品,如开学迎新季推出的实用信息合集、打卡平安复旦指南,结合社会热点推出的复旦版「喵了个喵」等均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20228月创建官方B站账号,与复旦校内UP主达成合作,视频累计播放量突破20万。

校园媒体方面,复旦大学团委机关报《复旦青年》公众号累计粉丝数已达43000余个。2022年秋季学期至今,发布原创推文73篇,累计阅读量达23万,平均每篇阅读量超3000。以“知性、思想、建设性”为办报理念,坚持在重大时间节点发出青年之声,发布二十大特刊、建团百年特刊、抗疫特刊、新生特刊等纸质刊物,在五四青年节、开学日、三八妇女节等节点利用新媒体平台和新媒体报道方式,选取青年榜样力量,做好团的宣传引领工作。屡次荣登复旦大学校园微信指数排行榜总榜单TOP20,多篇文章荣登热文榜。推文报道影响力从校园走向社会,为复旦积累正面形象。6篇报道获青春上海公众号点名表扬,9篇推文获其他公众号直接转载,人民日报客户端、人民网、澎湃新闻湃客号、搜狐新闻、虎嗅网等多家社会媒体曾转载报道。


书院有公众号8个,年均发布推送1200余篇。在常规宣传内容基础上,结合重要事件或活动增加特辑频次,积极与时俱进。2022年被包括上观新闻、文汇报、中国青年报、复旦官微等平台发布30篇报道。“智慧书院”小程序也逐渐发挥更大的宣传教育功能。2022年,小程序共发布975个活动,活动浏览量为75793人次。上线邯郸校区和枫林校区共95个公共空间信息开放借用,共计1929人次借用。累计116548人次、共12158人访问智慧书院小程序,20901名师生有积分记录,年末满意度总评分为4.27分(5分满分)。

配合学校资助工作业务开展,加强资助信息化宣传平台的建设与管理。在重视资助信息发布公开工作的时效性和规范性的同时,探索资助宣传新突破口,通过学工部网站、复旦资助“复旦家园”微信公众号、线下公告栏等渠道及时准确发布资助政策相关信息。推出“资助百科”资辞“复旦榜样”助力成长计划计划等系列栏目,介绍资助政策、开展资助宣传、紧扣育人主题、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全面成长成才。充分打造了年轻化、服务化校园资助新媒体宣传阵地。 “复旦资助粉丝数同比去年增长14%,阅读量22374人次。

二、持续开展上海市高校学生理论宣讲微课程比赛。复旦大学与上海教育系统网络文化发展研究中心连续五年共同主办上海市高校学生理论宣讲微课程比赛,通过现场宣讲比赛选拔优秀课程,并录制网络微课的形式,建设百余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供相关群体学习使用。比赛累计收到来自上海市30余所高校的400余门课程报名参赛,极大地推动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上海市高校学生中的学习和传播。

三、统筹公共区域文化氛围营造。利用四校区各类文化阵地,营造庆祝建党百年热烈隆重氛围。在邯郸校区正门制作庆祝建党百年室外logo标识,正门门楣、主要干道悬挂庆祝横幅,在户外导视系统电子屏滚动播放宣传海报及视频等。梳理全校公共区域电子屏情况,定期下发电子宣传海报及视频,形成集群效应。升级完善官网校园地图,将红色地标点位增至18个,并新增地标图片,进一步增加校园红色文化地标的辐射力。负责上线复旦校史馆、《共产党宣言》展示馆的实景导览功能,打造云场馆”“云参观,增强云上复旦校史、红色文化的传播力和引导力

复旦大学校史馆实景导航

四、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和管理2021年度全校新增新媒体28个,完成新媒体年审122次,校园网络新媒体矩阵进一步壮大。举办年度“望道新传媒奖”颁奖典礼,评选师生优秀网络文化作品203件,颁发各类奖项136项,优秀新媒体46个。启动网络育人联盟,首批联盟成员156个,涵盖微信公众号、微博、B站、喜马拉雅等多个平台并组织专业培训。开展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系列宣传活动,与杨浦区委网信办、学校信息办合作主办上海地区活动“区校联动网络安全应急演练”,邀请院系观摩参与,支持院系提升应急响应能力。


52

做好党报党刊订阅和主要媒体进校园工作。完善学校新闻发言人制度,加强学校对外信息监管。

一、积极完成党报党刊征订工作。

按照惯例,我校积极订阅《人民日报》、《解放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新华每日电讯》、《求是》等党报党刊,积极推进主要媒体进校园工作。

二、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和公信力。

建立新闻发布制度,在主流媒体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正面宣传,树立一批有代表性的青年教师、科研工作者和医护人员正面典型。进一步提高网络舆情分析研判能力和应对处置能力。对于涉及我校学术不端、师德师风等社会关注热点问题做到及时回应,加强正面引导,占据舆论主动权。

三、加强队伍建设,建立多方联动的网络综合治理体系。

加强源头发现,与机关各部处、各院系、各附属医院之间保持沟通联系。对于敏感舆情个案形成舆情工作组,联动处置。年内有效防范与控制了多起舆情风险。建立与上海市委网信办、上海市公安局文保分局等有关部门和主流媒体的对接协调机制,对有害网络信息进行联动处置,同时,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组成一支政治正确、素质过硬、充分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水平和网络话语能力的校内网评员队伍,平衡网络声音、调解社会冲突、利用新媒体平台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撑材料:

《青年问:百年复旦光荣底色》上线!100个音视频,100个人物故事,迎接建党百年! | 红色基因 赓续百年

复旦大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网站

复旦校报

复旦大学校史馆实景导航